摘要: 口淡 证名口内淡而无味。《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虚则口淡”。《医学正传·口病》:“有口淡者,知胃热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认凡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并非皆为胃火使然。有虚实之[阅读全文:]
摘要: 苦寒清热 治疗学术语清法之。又称苦寒泄热。指用苦寒药物清除里热的治法。如见身热头痛,口渴,小便黄赤,苔黄舌红,脉之里热证,可用黄芩汤。如里热炽盛,兼见谵语、发狂。或衄血吐血,或发斑,苔黑干起芒[阅读全文:]
摘要: 口角流涎 证名口角自流清涎。 ①病因脾气虚衰,不能收摄津液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谓口角流涎,太阴脏气之脱。《医钞类编》治舌纵涎下唾,或口角流涎不止,口眼[阅读全文:]
摘要: 苦瓠灸 隔物灸之《普济方》:“治悬痈……须得秋葫芦(亦名苦不老生)在架上而苦者,切皮片置疮上,灸二七壮。”秋葫芦即苦葫芦,《神农本草经》名苦瓠,故《串雅外编》称“苦瓠灸”。 [阅读全文:]
摘要: 苦温燥湿 治疗学术语指用苦温药物祛除寒湿病邪的方法。用于中焦寒湿所致胸闷呕吐,恶心,腹胀,便清稀,苔白腻等症。常用厚朴、苍术、半夏、白豆蔻等药。 [阅读全文:]
摘要: 恐郁 病名七情郁证之。恐肾之志。恐郁则伤肾精亏,治宜温肾养精。《类证治裁·郁症》:“恐郁,阳消精怯,八味丸加减,或鹿角胶酒化服。”参见恐、七情郁证、内郁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