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卯南卯北 针刺补泻法用语《席弘赋》:“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卯之南是午的方位,意指捻针时指向(左转)补;卯之北是子的方位,意指捻针时大指向后(右转)为泻。与卯南酉北意思相仿。参见该[阅读全文:]
摘要: 麻证口渴 病证名指麻疹发热而口渴。《麻证新书》:“麻证原是火邪,心火内亢,肺焦胃枯,津液干涸,发热之时,未有不渴,不可以冷水与饮,只宜绿豆或芝麻或陈炒米煎汤饮之。”如麻疹初起口渴、热重者,挟温[阅读全文:]
摘要: 孟承意 清代医家字覃怀。河南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医游于灵邑,与乔树焘常共论医理。尝手订《伤寒点精》(或作《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两卷。编次遵柯琴之例,注释则汇萃名家精论,参以己意,之阐[阅读全文:]
摘要: 麻后牙疳 病证名麻疹后期,牙龈腐烂,以营养状态不良的婴儿最见。《麻证新书》:“此乃胃中伏毒,上窜阳明部分,宜用犀角地黄汤加火麻仁、滑石,以泄肠之火,使下移毒势,上清胃火。”治宜清热凉血。外用锡[阅读全文:]
摘要: 麻疹失音 病证名麻疹声音嘶哑,由热毒闭塞清窍。治法参见麻疹喉痛条。疹没失音者,多兼津液亏损,肺津不布。治宜润肺生津,清利咽喉。用玄参、麦冬、儿茶、牛蒡子、蝉蜕、桔梗、杏仁、胖海、射干、薄荷之类[阅读全文:]
摘要: 目连劄(dá答)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眼睫连劄。指两眼频繁眨动。肝风上乘所致。治宜清肝祛风,用柴胡清肝散。参见小儿劄目条。 [阅读全文:]
摘要: 枚 中药学名词指药物计量的估量性单位。用以计算果实或根块类药物。如枣、枳实、附子等。《新修本草》卷一:“凡方云巴豆若干枚者,粒有大小,当先去心皮毕,秤之,以一分准十六枚。附子、乌头若干枚者,去[阅读全文:]
摘要: 目衄 病证名指眼内出血证。又名目血。 ①指血自泪窍出。清·唐容川《血证论》卷二:“泪窍出血,乃阳明躁热所攻发。”如风热重,便秘者,通脾泻胃汤治之。 ②指血泪。属风热毒邪害,治宜祛风清热,[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