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五十动 脉学术语系古代诊脉常规,候脉不少于五十动度,以便认辨脉象,并了解其中有无促、结、代脉。《灵枢·根结》:“持其脉口,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代者,五脏皆受气。” [阅读全文:]
摘要: 五反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即眼反、唇反、舌反、项反、脚反。小儿五脏精气将脱的危象。 [阅读全文:]
摘要: 乌龙双摆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即乌龙摆尾。见该条。 [阅读全文:]
摘要: 五缩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即手缩、脚缩、舌缩、唇缩、阴缩。属小儿危重证候。 [阅读全文:]
摘要: 纹入掌中 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向掌中延伸。主病进,腹痛。参见诊指纹条。 [阅读全文:]
摘要: 吴良 明代(?)医家履贯未详,著有《原病集》书,现收入《习医钤法》中行于世。 [阅读全文:]
摘要: 五色黄 黄病二十八候之由脾热引起身黄。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若脾移热于它脏,则于身面、眼目、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面色青,脉亦青;如脾移热于心,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阅读全文:]
摘要: 吴敏修 南宋医家生平及里籍未详。于仁宗时医名振,有“国医”之称。尝撰有《伤寒辨疑论》,未见行世。 [阅读全文:]
摘要: 温病劳复 病证名,劳复证之出《诸病源候论·温病劳复候》。指温病初愈,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因劳动过早而生热,热气还入经络,使之复病。参见劳复等条。 [阅读全文:]
摘要: 文台 ①小儿头面部望诊的部位即眉梢外侧端凹陷处稍上方。《奇效良方》:“文台上红脉现,伤寒三日候,主内热头疼。” ②推拿部位名。即龙角。见该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