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下层导药 治疗白喉病的药物分类见《白喉忌表抉微》。在“正将”中的下层导药:郁李仁、知母、生土牛膝兜、泽泻、清宁丸。在“猛将”中为:生黄、元明粉。在“次将”中为:车子、灯芯、莲子肉。参见药将条。[阅读全文:]
摘要: 虚损怔忡 病证名因脏腑气血虚损所致的怔忡证。《不居集》卷二十二:“怔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是也。此症惟阴虚劳损之证恒有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源,所以在上则浮撼[阅读全文:]
摘要: 虚瘕 病证名因小肠移热于肠,结热深伏,所致的瘕病。亦作伏瘕。《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虚瘕,为沉。”《宣明论方》卷:“虚瘕证,主女病,大肠小肠移热名虚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结而大[阅读全文:]
摘要: 邪 ①即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致病因素。《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②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致病因素。因从外侵入人体,又称外邪。 ③特指风邪。《[阅读全文:]
摘要: 小儿劄(zhā)目 证名指小儿两眼不时眨动的证候。《审视瑶函》卷四:“目劄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劄也”。此恙有四,两目连劄,或色赤者,胆经风热,还有雀目[阅读全文:]
摘要: 心演 推拿穴位名位于两乳之间的心窝部,用治惊风。《针灸成》卷十:“慢惊……两太阳、心演用潮粉热油拭之。” [阅读全文:]
摘要: 小儿肛痒 病证名指小儿肛门瘙痒,且以夜间甚,并有啼哭不眠等。因嗜食甘肥,肠湿热积滞,日久生虫蚀于肛门所致。见于蛲虫病等。治宜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四味肥儿丸加蚕砂、鹤虱、白藓皮之类。亦可用苦楝[阅读全文:]
摘要: 小儿指纹 小儿指诊法出唐·王超《水镜图诀》。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三岁以下小儿诊脉困难,常代以诊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纹在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