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百晬嗽 病证名又名百日嗽、百晬咳、百晬内嗽、乳嗽、奶嗽、胎嗽。指婴儿出生百日内,患咳嗽、气急、痰涎壅盛等症。包括般感冒以及新生儿肺炎等病。由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郁于肺卫,聚液成痰,痰热阻肺,肺[阅读全文:]
摘要: 蛇头疔 病名指疔疮生于手指尖,形似蛇头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指疔之。亦名蛇眼疔、天蛇毒、调疽。《医宗金鉴》卷六十八有:“蛇头疔发自指端筋骨,根深毒重,天蛇毒发自指端肌肉,其毒稍轻。”相[阅读全文:]
摘要: 揉捏法 推拿手法名揉法和捏法的综合手法。操作时手掌自然张开,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紧贴于皮肤,以拇指或掌根作为着力点,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即拇指和掌根作揉的动作,其余四指作捏的动作,边揉捏[阅读全文:]
摘要: 浸淫疮 病名是搔痒性湿疮。因该病发生常群集或密集成片,呈泛发性故称之浸淫疮。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描述此病症候云:“浅搔之曼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是也。”其[阅读全文:]
摘要: 亟斋居士 清代妇产科医家名佚,里贯未详。撰《达生篇》卷,自序云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记于南昌郡署之东堂。书中详述临产处理原则,强调“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临盆”产妇之要诀,要求接生者须善别“[阅读全文:]
摘要: 干黄 病名小便自利,渴而引饮的黄疸。《此事难知》:“干黄,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饮者,栀子柏皮汤。”干黄有因瘀热搏结所致者,治宜下其瘀热。 [阅读全文:]
摘要: 十科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金代太医院将医学分十科。即方脉、小方脉、风科、针灸、口齿咽喉、眼耳、疮肿、折伤、金疮、书禁。太医院太医及医学生都要按科进行考核,以其优劣进行升降赏罚。各科之名目尚待[阅读全文:]
摘要: 崔世明 南宋医生增城(今属广东)人。幼习举业,屡试不中。尝谓:“不宰相,则为良医。”遂究心岐黄之书,以医问世。有医德,为贫者治疾,不取酬,且施之以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