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神门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难经·六十六难》名兑骨。别名兑中、中都、锐中。属手少阴心经。输(土)、原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布有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及尺动[阅读全文:]
摘要: 少府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荥(火)穴。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第四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动、静脉。主治胸痛、心悸、小指拘挛,掌中热,皮肢瘙[阅读全文:]
摘要: 结喉痈 病名《证治准绳·外科》卷三:“问当谓喉生痈何如?曰:是名喉痈,又名猛疽。以其势毒,猛烈可畏也。”即疽生颈正中,结喉之上,颏以下者,证见红肿灼痛,颈肿胀,甚则肿塞咽喉,汤水难咽,伴寒战发[阅读全文:]
摘要: 鸠尾 ①人体部位名见(骨曷)骭条。 ②经穴名。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别名尾翳、(骨曷)骭。属任脉。膏之原穴。任脉之络穴。在上腹部,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阅读全文:]
摘要: 何孟春 明代官吏知医。字子元,号燕泉先生,郴州(今属湖南)人,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尝任兵部尚书、太仆卿、吏部右侍郎等职。平时留心医药,曾辑有《续群书抄方》书,未见行世。 [阅读全文:]
摘要: 风热牙疳 病名因阳明蕴热与风热之邪相搏,邪热上冲,客于牙龈所致。初起症见齿龈红肿疼痛,发热或寒热交作,继之齿龈糜烂,常易出血,或便秘恶心呕吐。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可选用黄连解毒汤、玉女煎等[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