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胎寒泻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因孕后脾肾阳虚,或外受风寒,或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肾,以致肾阳不能上蒸脾土,运化失职,传导失司所致。脾肾阳虚者,症见脐下作痛,喜暖喜按,肠鸣即泻,腹胀畏[阅读全文:]
摘要: 气劳 病名虚劳病中虚气滞者。见《太平圣惠方·治气劳诸方》。由于脏腑虚弱,阴阳不和,喜怒无常,劳逸过度所致。证见胸膈噎塞,呕逆,脘腹胀气,饮食不下,便时泄,面色萎黄,四肢无力,日渐消瘦等。治宜补[阅读全文:]
摘要: 齿脉 早期经脉名即手阳明肠经。《阴阳十脉灸经》:“齿脉起于次指与大指,上出臂上廉,入肘中,乘臑,穿颊,入齿中,挟鼻。是动则病:齿痛,(出页)肿,是齿脉主治。其所产病:齿痛,(出页)肿,目黄,口[阅读全文:]
摘要: 经络敏感现象 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皮肤反应参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阅读全文:]
摘要: 崔行功(?-674年) 唐代官吏恒州井陉(今属河北)人。自幼好学,才华出众。曾任吏部郎中、通事舍人、司文郎中、秘书少监。知医。著《千金秘要备急方》卷,已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