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何本立 清代医家字务中,江苏清江县人。生平欠详,尝选自《本草纲目》中药物500,编成歌诀,著《务中药性》十八卷,现有刻本行世。 [阅读全文:]
摘要: 从阴引阳 《内经》取穴法之《素问·阴阳应象论》:“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类经》:“病在阳而治其阴也。”张志聪注:“从阴而引阳分之邪。”意指病在阳经,当先刺阴经以引导之。《卫生宝鉴》[阅读全文:]
摘要: 积瘀泄 病证名因瘀血停蓄所致的泄泻。以泻下便发黑,光亮如漆特征。《不居集·积瘀泄》:“内有积瘀,胸胁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医林改错》治泄泻日久不愈,或五泄补肾无效,作瘀血治,活[阅读全文:]
摘要: 顾锡 清代眼科医家字养吾。浙江桐乡人。以治眼病见长。提出眼病抵以肝肾本,舍本而从标皆非正法。擅长以内治法治眼疾,忌用针刺、钩割及炮烙。用方宗张景岳。著《银海指南》四卷(1807年)、《眼科大成》([阅读全文:]
摘要: 《神农本草经》 药学著作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说战国时期,一说成于汉代)。本书总结了古代医疗实践所得药学成就。是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形成了我国药学理论体系,[阅读全文:]
摘要: 《尚论篇》 伤寒著作八卷。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清·喻昌撰。初刻于1648年。本书主要参考《伤寒论条辨》。但编次有所不同,内容有所补正。喻氏遵方有执之论,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湿,夏秋伤于暑主病之[阅读全文:]
摘要: 淖 ㈠(nào,音闹) ①泥沼喻指人体内稠碍精微物质的积蓄。见“淖泽。” ②喻指浓厚粘稠。《素问·八正神明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 ③柔润。《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其肉[阅读全文:]
摘要: 胆气不足 病证名又称胆虚,胆虚气怯。病后胆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症见虚烦不眠,口苦,常叹息,易惊恐,疑虑,呕逆等。《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