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八要 诊治病证八要点即虚、实、冷、热、邪、正、内、外。《医门法律》:“治病有八要,八要不审,病不能去。……其曰虚,五虚是也。脉细、皮寒、气少、泄泻后,饮食不进,此五虚。二曰实,五实是也。脉盛、[阅读全文:]
摘要: 穿腮发 病名即穿腮毒、骨槽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三:“此证名牙叉发,一名穿腮发。乃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二经风火也。”详参穿腮毒条。 [阅读全文:]
摘要: 盛宗祯 明清间医生字心国。高邮(今属江苏)人。世业医,传家学,博涉古今方书,长于儿科,以视耳纹,辨黄紫曲直,即能预知痘发迟速轻重、可治与否?百不失。证愈险,收功愈奇。术精,但人贪利,乡人皆鄙之[阅读全文:]
摘要: 黄瘕 病名八瘕之。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因左胁气结所致腰背引痛,小腹拘急引阴中刺疼,尿黄赤;女子则见经行不利,阴中刺痛,淋露黄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黄瘕,左胁下有气,[阅读全文:]
摘要: 上腭痈 病名见《外科证治准绳》卷三。系指痈生于口内上腭处。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或上腭部喉痈。此病由少阴、三焦积热而成。症见口中上腭肿起,状若紫葡萄悬于上腭;或寒热作,舌不能伸缩,口不能开阖[阅读全文:]
摘要: 骈胁 胁骨紧密相连如整体属生理畸形。《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孔颖达疏:“胁是腋下之名,其骨谓之肋……骈训比也,骨相比迫若一骨然。” [阅读全文:]
摘要: 肺热鼻衄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辞典》。因肺热上壅所致的鼻腔出血。有肺经实热、虚火上炎、风热犯肺致衄。《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由肺经实热者,宜青黄散。”阴虚火动,邪火上归于肺者,当清肺降火[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