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钩吻中毒 病名因误食钩吻出现中毒症状者。见《诸病源候论·解毒诸候》。钩吻又名断肠草、胡蔓藤、烂肠草、黄藤、毒根等,有剧毒。误食后初见口咽脘腹烧灼疼痛,呕恶流涎,吞咽困难,或腹胀腹泻。继则眩晕语[阅读全文:]
摘要: 耳胀痛 证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证治准绳》:“脑里虚疡,耳中疼痛,不可当也。”治宜清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磨水冲服)。《疡医全》卷十三:“耳内忽作大痛,如[阅读全文:]
摘要: 《审视瑶函》 眼科著作名《眼科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六卷,卷首一卷。明·傅仁宗撰。刊于1644年。卷首载眼科名医医案、五轮八廓及运气论;卷一-二总论眼科生理及证治大要;卷三-六将眼科病分108症的证[阅读全文:]
摘要: 内外 ①指疾病的内外部位 ②治疗疾病内外先后的法则。《素问·至真要论》:“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阅读全文:]
摘要: 痰饮眩晕 病证名指痰饮病以眩晕主证者。又有“醉头风”之异名。《金匮要略》论痰饮,有“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等记述。临床有风痰眩晕、痰火眩晕、湿痰眩晕、[阅读全文:]
摘要: 傅滋 明代医家字时泽,号浚川。浙江义乌人。博学识,精于医术,谦恭而不自足。著有《医学集成》十二卷(1516年)。 [阅读全文:]
摘要: 短期 谓死期将近《灵枢·终始》:“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关格者与之短期。”《素问·阴阳类论》:“请闻短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