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 ①安定宁静《素问·上古天真论》:“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②安适,舒服。《素问·至真要论》:“胸胁胃脘不安。” ③安和调顺。《素问·疟论》:“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 [阅读全文:]
摘要: 唇四白 口唇及周边的白色肌肉王冰:“谓唇四际之白色肉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其华在唇四白。” [阅读全文:]
摘要: 额上黑 证名指头额部泛现晦黑的病色。因肝肾虚衰有热所致。《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女劳得[阅读全文:]
摘要: 寒中 病证名 ①类中风之。由于卒中寒邪而发病。又名中寒。《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以温里散寒法。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阅读全文:]
摘要: 湿遏热伏 病证名,亦称湿郁热伏因湿邪阻遏而致热不能宣散透发。临床表现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汗出而热不退、神疲头重、胸闷腹胀、厌食、小便黄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等。 [阅读全文:]
摘要: 胜玉歌 针灸歌赋名出《针灸成》。首称:“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七言韵语,专门介绍杨继洲家传针灸治疗各症的经验取穴。名“胜玉”,含有胜过《玉龙歌》之意。 [阅读全文:]
摘要: 脉急 脉学名词脉数而弦。太阳表证,脉弦数,烦躁,恶心者,病向里传之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日,太阳受之,……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阅读全文:]
摘要: 天钓似痫 病证名见《幼科发挥》。小儿天钓之,症见壮热、惊悸,眼上视、手足抽搐,或啼或哭,喜怒不常,甚或爪甲发青者,由风热炽盛,窜扰经络所致。治宜和解风热,镇惊宁神,用羚角钩藤汤,或小儿回春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