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伤寒喉闭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此症因伤寒遗毒不散,八、九日后,喉中肿闭,皆因热毒入于心脾二经之故。急服四七汤二、三剂。”参见喉闭条。 [阅读全文:]
摘要: 巨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手足阳明、阳蹻之会。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说“在鼻孔下,侠水沟旁八分”《太平圣惠方》)。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面动、静[阅读全文:]
摘要: 贾思诚 元末明初医生浦江(今属浙江)人。早年师事城南闻先生,学治经,后致力于医学,博览群书,治则有神验,善用情志调节法取效。 [阅读全文:]
摘要: 漏下青候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所下之血夹有青色液体,由肝虚损所致。参经漏条。 [阅读全文:]
摘要: 乳卸 病名见晟叔来《增订达生篇》。指乳头下垂过长的病证。因肝经风热发泄所致。宜疏肝解郁,方用小柴胡汤内服,外用羌活、防风、白敛烧烟薰之,并以蓖麻子四十九粒、麝香分同研烂,涂顶心,俟乳收上,急洗[阅读全文:]
摘要: 《高注金匮要略》 金匮著作不分卷。清·高学山撰。撰年不详。高氏融合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予以全面注释。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些[阅读全文:]
摘要: 承泣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鼷穴、面髎、谿穴。属足阳明胃经。阳蹻、任脉、足阳明之会。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动眼神经下支,面神经肌支,眶下动、静脉分支及眼[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