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湿火三消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湿热久郁化火,消烁阴津而转燥,酿致三消主证。湿火伤肺者上消。症见烦渴,饮,咳嗽面肿,寸脉,用清肺饮;湿火伤胃者为中消,症见多食易饥,面黄身肿,关脉数大,用[阅读全文:]
摘要: 陶承熹 清代文人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东亭。经二十余年,辑家藏及所收集之医方编成《惠直堂经验方》四卷(1734年),收方千首。 [阅读全文:]
摘要: 《内经药瀹》 医经著作十卷。张骥撰。本书辑录《内经》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分阴阳色气味、气运、五岁、穴化、五方、水谷、五宜、五过和药制共九类,分别予以集注,并加按语说明。1923年成都义生堂刊印发[阅读全文:]
摘要: 鑱石 即砭石《素问·汤液醪醴论》:“鑱石、针艾治其外也。”古代原始的医疗工具,楔状石块。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以砭刺患部以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详见砭石条。 [阅读全文:]
摘要: 手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即针刺手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远道取穴法的应用。临床操作时,用短毫针在选定部位快速进针,但不可刺伤骨膜,给予中强刺激后,留针5-15分钟,并可加用电针。本法可用于全身各部的病[阅读全文:]
摘要: 手太阴心痛 病证名外邪侵犯手太阴经所致心痛。见《三因极病证方论》卷九。证见心痛短气,不足以息,季胁空痛,遗失无度,胸满,烦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