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嗽血 证名见《证治要诀·诸血门》。 ①指咳血。《症因脉治》卷二:“咳血即嗽血。”该书并将嗽血分外感、内伤两类。 ②指咳声轻、痰而痰中挟血。《景岳全书·杂证谟》:“咳血、嗽血皆从肺窍中出,[阅读全文:]
摘要: 舌尖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也即舌之尖端。《辨舌指南》第编第一章:“舌尖,内应心。”舌尖的情况往往反映心脏功能情况,舌尖红赤,往往说明心经有火,宜清心泻火,用导赤散等。 [阅读全文:]
摘要: 内伤发斑 病证名斑证之。见《医学入门》卷五:“内伤发斑,轻如蚊迹疹子者,在手足,初起无头疼身热。”又名内伤斑。治以补虚主,用调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建中汤等方。 [阅读全文:]
摘要: 不辨三光 古代眼科名词术语系指患眼视力丧失,已无光感的病证。《秘传眼科龙木论》:“头旋犹如热病相似,俗称雷头风。或呕吐,或恶心,年,冲入眼内,致令失明,……眼昏黑,不辨三光,初觉有患,宜服泻肝[阅读全文:]
摘要: 肝肾虚肿 病证名由肝肾亏损所致的水肿。若肝肾真阳不足,证见腹冷足冷,小便不利,或小腹肿,腰痛,渐至肿及遍身,面色黑黄,脉弦迟;若肝肾真阴不足,小水亦不利,脉细。治宜选用金匮肾气丸、河车丸、人参[阅读全文:]
摘要: 弱风 病因学名词系八风中之。指从南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 [阅读全文:]
摘要: 上气鸣息 气喘而有痰鸣声音见《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上气鸣息候》:“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