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内阳池 经外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在臂屈侧,陵穴上1寸处。主治鹅掌风,口腔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阅读全文:]
摘要: 《本经逢原》 药学著作四卷。清·张璐撰。刊于1695年。参照《本草纲目》将药物分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乔木、灌木、寓[阅读全文:]
摘要: 耳目痹医 古代专科医生名称也即专治耳目疾患之医生。类似今之五官科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耳目痹医。” [阅读全文:]
摘要: 身重痧 病证名以遍身重痛特征的痧证。《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身重痧,痧症初发,势虽凶暴,未必身重;若饮热汤热酒,痧毒即阻塞经络血肉之间,遍身重痛,不能转侧,或呕吐腹胀,脉伏。放痧之后,治[阅读全文:]
摘要: 郭佩兰 清初医学家字章宜。吴阊(今江苏苏州)人。少时病,遂留心方脉,结交四方名医,尝从学于沈郎仲、李中梓等。康熙五年(1666年)撰成《本草汇》书,此书以《本草纲目》本,专明药性,力求言简义赅,共[阅读全文:]
摘要: 干晦如猪肝色舌 舌诊之指舌干燥、暗晦如煮熟猪肝色。见《望诊遵经》。津气俱竭,属危重凶险之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