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肱(gōng工) ①指上臂从肘到肩的部分。 ②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论语·述而》:“曲肱而枕之。” ③指胳膊。即从肩到腕的部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自肩下至腕,名肱,俗名肐膊。” [阅读全文:]
摘要: 穿臀漏 病名复杂性肛漏之。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该漏管可穿过臀部外侧,患者常疼痛难忍,患部脓水淋漓,往往可形成条漏管。宜用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参见肛漏条。 [阅读全文:]
摘要: 苦寒清热 治疗学术语清法之。又称苦寒泄热。指用苦寒药物清除里热的治法。如见身热头痛,口渴,小便黄赤,苔黄舌红,脉之里热证,可用黄芩汤。如里热炽盛,兼见谵语、发狂。或衄血吐血,或发斑,苔黑干起芒[阅读全文:]
摘要: 土郁 病证名五郁之。脾胃之气郁滞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论》。食滞中焦,痰凝脾脏,热蕴肠胃,皆土郁。证见心腹饱胀,肠鸣泻利,呕恶痰涎或清水等。滞则土郁,滞在上宜吐,滞在中宜伐,滞在下宜泻,可用[阅读全文:]
摘要: 内伤饮食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出《温病条辨》。小儿食伤脾胃之阳,呕吐、腹泻引起津液枯竭,经脉失养而致发痉,亦有脾肾阳虚而致者。治宜调理脾胃,用参苓白术散。若脾肾阳虚者,用理中汤加丁香、肉桂、肉[阅读全文:]
摘要: 《活幼心法》 儿科著作又名《活幼心法全》。九卷。明·聂尚恒撰。刊于1616年。卷-六痘科,为本书之主体,对痘疹的病原及其不同阶段的发病特点,症状及治法,作了较详细的辨析。其中不乏作者独到的学术见解;[阅读全文:]
摘要: 单腹胀 病名四肢不肿而腹如鼓的病症。即鼓胀。《景岳全书·杂证谟》:“单腹胀者,名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