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肾街 脉学名词指肾脉通行的道路。《素问·水热穴论》:“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王冰注:“街,谓道也。” [阅读全文:]
摘要: 蹻 病名难产证型之。清·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阴前也。”属异常分娩中的头先露。参见偏产条。 [阅读全文:]
摘要: 伏寒乳蛾 病名《喉科杓指》卷二:“凡伏寒之症,其色必紫,治法同伏寒喉痈。”乳蛾之因于寒邪内伏、复感外邪而发者。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等加减。 [阅读全文:]
摘要: 辟辟 指脉象促而坚《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王冰注:“辟辟如弹石,言促又坚也。” [阅读全文:]
摘要: 伏瘕 病名即虙瘕。《儒门事亲》卷八:“小肠遗热于肠,伏瘕。”日·丹波元简《素问识》卷四:“简按:《颜氏家训》曰,宓、伏、虙,古来通字。”详虙瘕条。 [阅读全文:]
摘要: 胡次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亦称胡芦丹,因湿与热邪结于任脉经所致。证见初起于脐上,外形黄肿。治宜化湿清热解毒,内服可选用化湿饮,外用槟榔散涂之。 [阅读全文:]
摘要: 《上池杂说》 医话著作卷。明·冯元成撰于1644年。全书共列28条,阐述医理和辨证论治以及其他杂论,治法偏于温补。本书收入《三三医书》中。 [阅读全文:]
摘要: 气郁怔忡 病证名《不居集》卷二十二论气郁怔忡:“失意之人,怀抱抑郁,气生痰涎,涎与气搏,心神不宁,脉必沉结,或弦者是也。”治宜疏肝和营,解郁化痰,用消遥饮、益营汤、温胆汤等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