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脑漯(tà榻) 病名即脑疽。《刘涓子鬼遗方》卷四:“阳气发,消脑,名曰脑漯。其色不乐,项痛如针以刺,头乘心者不治。”详参脑疽条。 [阅读全文:]
摘要: 肺鸣 证名因气郁肺气不利出现的喘鸣声。《素问·痿论》:“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王冰注:“肺藏气,气郁不利,故喘息有声。” [阅读全文:]
摘要: 梅深师 隋代僧人、医家号文梅。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精医,善治瘴疠、杂病,治奇中。撰《深师脚气论》、《梅师集验方》、《僧深集方》三十卷,已佚。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 [阅读全文:]
摘要: 环口黧(lí离)黑 诊断学名词黧黑,黑而不润泽。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病人口唇周围出现黧黑,脾气衰败,胃阴已竭之候,预后不良。《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阅读全文:]
摘要: 间歇运针 针灸学名词指针刺得气后每隔定时间断续地给予捻转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针感得到保持或加强的针刺手法。每次运针或间时间隔可视病情而定。 [阅读全文:]
摘要: 秋月咳嗽 证名秋月感受湿热或燥热所致的咳嗽。见《不居集》卷十五。身热自汗,口干便赤,脉虚而洪者,用白虎汤。身热而烦,气高而短,心下痞满,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者,用香薷饮。深秋感受燥气之肺燥咳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