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口吻疮 病名又名肥疮、燕口。常因脾胃湿热上攻口唇,或先天遗毒所致。小儿患之。症见口角生疮,色白糜烂,疼痛微肿,湿烂有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足太阴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阅读全文:]
摘要: 经行腹痛 病证名见《妇人全良方》卷。指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及腰部疼痛,经净后即缓解痛止。详痛经条。 [阅读全文:]
摘要: 产后汗出不止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汗出不止候”。清·王实颖《新产证治》云:“产后汗出不止。由劳伤脾,惊伤心,怒伤肝,患此三者,不宜即加敛汗之药,但令神安则汗自止。且血块作痛,芪[阅读全文:]
摘要: 胎疾 病证名又名胎证、胎中病。 ①《幼科全书》指婴儿满月以内有病者;②《幼科发挥》指小儿周岁以内有病者。由胎禀不足,或儿母妊娠时调摄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人在医籍文献所载如胎寒、胎热、胎肥、胎[阅读全文:]
摘要: 脾损 病证名五脏虚损之。即损脾。突出症候表现消瘦。《难经·十四难》:“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又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寒温。”虞庶注谓:“脾化水谷以生气血。今见脾损,饮食[阅读全文:]
摘要: 暖胃 治疗学名词系温法之。治疗胃寒证的方法。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绵绵,得热则减,遇寒加剧,口泛清水,或食后作吐,肠鸣漉漉,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等,方用良附丸、厚朴温中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