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内伤燥痰 病证名燥痰证之。见《症因脉治·内伤痰症》。证见咳嗽喘逆,痰火上升,时咳时止,痰不能出。连嗽不已,面赤气升。因肺肾阴亏,或膏粱厚味,肠胃积热,火灼津液而致。治宜养阴润肺主,选用二冬二母[阅读全文:]
摘要: 头临泣 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临泣;《圣济总录》名目临泣;《针灸资生经》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布有额神经内、外[阅读全文:]
摘要: 淡 味薄药理性味之。亦指淡味药物。《素问·至真要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又:“咸味涌泄阴,淡味渗泄为阳。” [阅读全文:]
摘要: 枢儒 生理学名词指少阴经脉络具有柔顺转枢之机的作用。《素问·皮部论》:“少阴之阴,名曰枢儒。”王冰注:“儒,顺也。守要而顺阴阳开合之用也。”张景岳注:“儒,《说文》柔也,王氏曰顺也。少阴三阴开[阅读全文:]
摘要: 唇口蠕动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唇口蠕动。唇脾之华,脾虚则唇口蠕动。治宜补脾健胃,用七味白术散。 [阅读全文:]
摘要: 毒 ①外界致病的邪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虽有风苛毒,弗之能害。” ②指毒物。《素问·征四时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 ③指药物的偏性,或峻厉猛劣之[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