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脘疽 病名发于中脘穴部位之痈疽。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又名胃疽。指生于脐上四寸中脘穴之腹皮痈,证治参见腹皮痈条。 [阅读全文:]
摘要: 因地制宜 治疗学术语指按照地域环境的不同,制订与之相适宜的治疗方法。《素问·异法方宜论》:“医之治病也,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阅读全文:]
摘要: 血疸 病名出《奇效良方》。指婴儿血分热毒而引起的黄肿。症见初生儿肌肤红白,二月后,遍身黄肿,眼闭不开,作呻吟声。因胎内有热或妊母服热药,热毒遗于胎儿所致。治宜内服清热解毒之剂,外用黄柏煎水浴之[阅读全文:]
摘要: 血虚滑胎 病证名滑胎证型之。因孕妇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因中虚化源匮乏,或因病久病失血耗气,血亏而血海空虚胎失滋养,故每孕至一定时间便发生堕胎小产,屡孕屡堕,乃病滑胎。症见面色(白光)白或萎黄[阅读全文:]
摘要: 《玉机微义》 综合性医书五十卷。明·徐彦纯撰,刘宗厚续增。书成于1396年。徐氏原著撰于洪武初(1368),书名《医学折衷》,立论以《内经》本,旁采金元诸家学说以阐析中风、痿证、伤风、痰饮、滞下、泄泻[阅读全文:]
摘要: 心浊 病名溺浊之。因思虑太过,伤及心神所致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方脉科》。症见小便浑浊或赤或白,精神恍惚,恐怖,健忘,心悸怔忡,心烦少寐,梦遗等。治宜清心安神止浊之法,可选用瑞莲丸、加味清[阅读全文:]
摘要: 杂病十证歌 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全》。七言韵语。共十一首。《针灸聚英》载此作“十一穴”,实际用穴不止十一,应以“十一证”是。 [阅读全文:]
摘要: 曾懿(1853-?年) 清代女医家字伯渊,号华阳女士。四川华阳(今双流)人。父早卒,承母训,熟读经史,兼治诗词,工图画,针黹烹饪之术。因樱疾五年,乃深研《内经》、讲求医学之理和卫生之法。同治(1862-[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