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肺虚热证 证名劳热之。见《中国医学辞典》。《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肺热,轻手即得,略重全无,肺主皮毛也。日西尤甚。必兼喘咳洒淅,善嚏善悲,缺盆痛,胸中及肩臂皆痛,脐右胀痛,小便,皮肤[阅读全文:]
摘要: 何镇 清代医家字培元,江苏丹徒人。生平欠详。尝著《本草纲目必读类纂》、《家传集效方》。者采自《本草纲目》,收药600余,其分类则与《本草纲目》略有不同。此外,尚有《何氏济生方》,现有刊本行世。 [阅读全文:]
摘要: 《史载之方》 方剂著作二卷。宋·史堪(字载之)撰。约刊于1101年以。书中论四时正脉、运气生病,及府泄、大府秘、小府秘、身热、身寒、头痛、腹痛等三十余内科、妇科等病症及治疗方剂,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阅读全文:]
摘要: 烦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 ①指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注解伤寒论》卷二:“烦者,热也。发汗身凉已解,至半日许,身复[阅读全文:]
摘要: 杜本 元代医家(1276-1350年)字伯原、原父,号清碧,清江(今属江西)人,博学善文并精通医学。时有敖氏舌法十二首,杜本又增二十四图,列彩图方药,撰成《敖氏伤寒金镜录》,是我国最早之舌诊专著。另《万[阅读全文:]
摘要: 赤淡黄筋 推拿穴位名又称心筋、淡黄筋。出《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处。掐之,即转热,使元气流通,除壅塞之患。 [阅读全文:]
摘要: 痧喉 病名系指发热、咽喉疼痛肿烂,皮肤出现痧斑的病证。又名疫喉、疫喉痧、烂喉痧。治宜辛凉解表,泄热解毒,滋阴养液。方用银翘散、五味消毒饮加生地、麦冬等治疗。参见疫喉等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