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边舌 病证名《喉科指掌》卷三:“此症脾家湿热不清,舌四边发疳白点糜烂。”又名烂边舌。治宜清利湿热,用导赤散加黄连、滑石、车子等。外擦冰硼散、锡类散等。 [阅读全文:]
摘要: 狄仁杰(630-700年) 唐官吏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尝官丞相。兼通医药。《集异记》载其以针刺疗小儿鼻端赘瘤,应手而愈。酷似现今针刺麻醉之举。 [阅读全文:]
摘要: 溃疡去腐法 外治法之即用外敷药或手术以除去各类痈疽、疮疡溃后之腐肉脓毒的方法。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若病程长,溃疡面积,腐肉,则应手术切除;若面积小,腐肉不多者,可外用提脓去腐力强之药剂,如[阅读全文:]
摘要: 黄蜡灸 灸法的见《神灸经纶》。先以湿面粉随痈疽肿根作圈,高寸馀,实贴皮上,如井口形……圈内铺蜡屑三四分厚,次以铜杓盛桑木炭火,悬蜡上烘之,令蜡溶化至沸滚,再添蜡屑,随溶随添,以井满度,灸后去火[阅读全文:]
摘要: 迟 ①迟脉《素问·阴阳别论》:“迟者阴,者为阳。”参迟脉条。 ②慢。《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微,在速迟。” [阅读全文:]
摘要: 持续运针法 针刺得气后不间断地进行捻转或提插等的运针操作目的是使患者直保持明显的针刺感应,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 [阅读全文:]
摘要: 赤秃 病名因头皮生疮发脱落后局部红亮者。出《肘后备急方》卷六,因风热湿毒郁结而成,初起者,于头皮部位发现细小丘疹,渐相互融合,浸淫痒痛,色赤而渗流黄水,但不结痂,患处疮愈而毛发脱落。治宜外用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