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气活血 治疗学术语指治法。活血祛瘀与行散气滞并用,治疗气滞血瘀证候,常用于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月经不调,跌仆劳损,胀闷不舒,产后恶露不行等一切气血涩滞之证。常用药有香附、郁金、丹参、当归[阅读全文:]
摘要: 周宗岳 明代医家字凤山。滨州(治今山东滨县)人。素业儒,后专研医道。受业于名医尹林庵,尽得其秘,诊治辄效。著《脉学讲义》,已佚。 [阅读全文:]
摘要: 银口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肩胛骨下角处。主治咳血,肋间神经痛,肺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全文:]
摘要: 癊(yìn音印)黄 病名 ①指阴盛之黄疸。《外台秘要》卷四:“病源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癊黄也。《广济》疗癊黄,身面眼俱黄,小便如豉汁色,茵陈散方。” ②[阅读全文:]
摘要: 阴证呃逆 病证名呃逆之属寒者。见《类证活人书·问咳逆》。《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呃逆阴症,胃寒脉细虚极,宜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汤。”参见咳逆、呃逆条。 [阅读全文:]
摘要: 阴三阳 脉学名指脉浮滑而长,有时又带一沉象。阴阳相兼的一脉象。《难经·四难》:“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 [阅读全文:]
摘要: 蝎螫伤 病名指因蝎螫伤者。见《肘后方》卷七。轻者伤后仅见局部红肿剧痛;重证者尚可同时伴见寒战、高热、牵引肢体疼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轻者可以外治主,用半夏、白矾各等分为末,醋调涂;或用蜗牛[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