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吴崑 明代医家(1552-1620年?)字山甫,号鹤皋、参黄子。歙县(今属安徽)人。自幼聪颖,善属文。家藏医书甚,崑好慕医术。后因举子业不售,专而攻岐黄术。以同邑名医余午亭习医,尽得其术。后又到各地游学[阅读全文:]
摘要: 小儿阴疮 病证名指小儿阴囊生疮,疼痛流水,迁延不愈。湿热下注阴器所致。治宜清热燥湿,选用二妙散加味,外用川椒、荆芥、槐枝、柳枝、蛇床子煎汤洗后,用朴硝末掺之。 [阅读全文:]
摘要: 阴蚀 病名出《神农本草经》石硫黄条。亦名阴中生疮、阴疮、阴(匿^虫)、(匿^虫)、阴蚀疮等。指妇女阴部溃烂,黄水淋漓,或痛或痒,肿胀坠痛,或形成溃疡如虫蚀者,伴有赤白带下等。多因七情郁火,损伤肝[阅读全文:]
摘要: 玉衡 婴儿娩出后清洁口腔的方法又名玉衔。《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初生,先以棉裹指,拭儿口中舌上青泥恶血,此之玉衡。” [阅读全文:]
摘要: 阴胜而痛内障 证名指眼珠从午后至午夜作痛的证候。《眼科纂要》卷五:“午后痛(自午)至亥(交子)始能停,此须补火回阳,后服柳红丸。”般而言,日间目痛属阳,而夜间目痛属阴。今午后至午夜目痛,当属阴[阅读全文:]
摘要: 物触 病证名指小儿心神受到拂逆所致的精神神经症状。《古今医统》:“小儿随其心性,不可触逆;凡有所爱之物,不可强直取之。心神所好,若不遂欲,心气解散,神逐物近,不食不言,神昏如醉,四肢垂軃,状如[阅读全文:]
摘要: 血虚痿 病证名由产后或失血后,血虚不能养筋所致的痿症。见《证治汇补·痿躄章》。证见手足痿弱无力,不能行动,面色萎黄。治宜养血主。《丹溪心法·痿》用四物汤加黄柏、苍术煎送补阴丸。《张氏医通·痿痹[阅读全文:]
摘要: 岳美中(1900-1982年) 近现代医学家原名钟秀,号锄云。河北滦县人。早年攻读文史,25岁时因病而发愤学医。行医于冀北、鲁西带,曾组织“锄云医社”,疗疾执教。1949年后,历任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内科主任及[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