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胎疾 病证名又名胎证、胎中病。 ①《幼科全书》指婴儿满月以内有病者;②《幼科发挥》指小儿周岁以内有病者。由胎禀不足,或儿母妊娠时调摄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人在医籍文献所载如胎寒、胎热、胎肥、胎[阅读全文:]
摘要: 脾损 病证名五脏虚损之。即损脾。突出症候表现消瘦。《难经·十四难》:“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又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寒温。”虞庶注谓:“脾化水谷以生气血。今见脾损,饮食[阅读全文:]
摘要: 暖胃 治疗学名词系温法之。治疗胃寒证的方法。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绵绵,得热则减,遇寒加剧,口泛清水,或食后作吐,肠鸣漉漉,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等,方用良附丸、厚朴温中汤。 [阅读全文:]
摘要: 吊阴 病证名吊同弔。阴部疼痛牵引至乳上者。《增广灵验验方新编》上册:“吊阴痛不可忍,此症两条筋从阴吊起至乳上疼痛,身上发热,宜用川楝汤。”罕见病证。 [阅读全文:]
摘要: 按摩师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名隋唐太医署中设有按摩师,其位在按摩博士之下。隋代按摩师量据《唐六典》记载共有百人。而唐代按摩师只设四人。按摩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习和日常医疗工作。 [阅读全文:]
摘要: 胡漏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证见该丹起自阴囊之下部,色见赤红,其形之小不一,微痒痛。系厥阴肝经虚火发于外所致。治宜清解肝经火毒,可内服清散汤加减治之。 [阅读全文:]
摘要: 麻疹烦渴 病证名《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凡出麻烦渴者,乃热毒壅盛也。”出现本证的不同时期应分别施治:麻疹尚未透出时,宜透疹生津,用升麻葛根汤加花粉、麦门冬;疹已出者,宜清热保津,用白虎汤[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