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儿热泻 病证名热迫肠而致的腹泻。《婴童百问》:“小儿热泻者,大便黄而赤,或有沫。”伴有阵阵肠鸣腹痛,烦躁啼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小儿纯阳之体,感受暑热,邪热入里,下迫大肠所致。治宜苦寒泻热[阅读全文:]
摘要: 杼疽 病名系指颈上两耳后生疽,痛痒不时而出清水的病证。见《刘涓子鬼遗方》卷。类似乳突结核。本病因于寒湿,治宜祛寒燥湿,方用八阵散、夺命丹等。参见流痰条。 [阅读全文:]
摘要: 腰以下肿 水肿证型、证名《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指明治法概要。张仲景用防己茯苓汤、蒲灰散等方。吴谦主张用五苓散、猪苓汤等方。(见《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阅读全文:]
摘要: 杨梅疔 病名疔肿之形若杨梅状者。出《外科启玄》卷二。证见其疔肿色暗黑紫,如熏梅状。若因梅毒而起者,证治参见梅毒疮条。 [阅读全文:]
摘要: 致 ①导致,致使《灵枢·病传》:“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②达到,到达。《灵枢·顺气日分四时》:“诸原安合以致六输。” ③通“緻”:细密。参“致密”。 ④通“窒”:[阅读全文:]
摘要: 小肠俞 经穴名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小肠之背俞穴。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骶后孔。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小腹胀痛,赤白痢疾,遗精,遗尿,尿血,疝气,赤[阅读全文:]
摘要: 远者偶之 治疗学术语指用药法则。对病变部位在下在里,或在病程较长的病证,应使用药味较或药性较猛的方剂治疗。《素问·至真要论》:“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张景岳注:“远者下为阴,用其重而急也。” [阅读全文:]
摘要: 张 ㈠音章(zhāng) ①亢盛《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 ②扩张。《灵枢·论勇》:“怒则气盛而胸张。” ③张开。《灵枢·本输》:“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