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踝骨 骨骼部位名俗名孤拐骨。指踝关节处的骨性隆起。内侧的称内踝,是胫骨的下端,外侧的称外踝,是腓骨的下端。又古代手腕两旁的圆形高骨(尺骨茎突和桡骨茎突)亦名踝骨。杨上善说:“足胫骨与足腕骨相属[阅读全文:]
摘要: 纪桂芳 清代医家字仲伟,江苏泰县人。以医名,尝著《河间宣明论方发明》七卷,《东垣用药旨》及《庆余堂医案》等,今仅存有稿本。 [阅读全文:]
摘要: 廖家兴(1918-1982年) 现代医家江西龙南县人。于中医各科无不精通,尤长于内科及针灸,于古代医学文献亦皆博通。先后任教于江西省中医进修学、赣南医专,兼赣州地区中医学会理事。学术著作甚丰,发表学术论[阅读全文:]
摘要: 年之所加 运气术语每年主客气加临之期。《素问·六节脏象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工矣。” [阅读全文:]
摘要: 乳菌 病证名指婴儿口中有肉肿起,高如菌状。肿甚妨碍吮乳而啼哭。由胎中火旺或胃有热毒所致。治宜清热解毒,选用凉膈散、清胃散。外用薄荷、甘草煎汤洗拭口腔。肿甚者,用消毒三棱针刺破菌头,如有出血,以[阅读全文:]
摘要: 漏谷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太阴络。属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隐静脉及胫后动、静脉。主治腹胀腹鸣,消化不[阅读全文:]
摘要: 脾虚泻 小儿泄泻证型之症见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食欲不振,神疲面黄,睡时露睛等。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元气不足,致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治宜健脾温中止泻,用七味白术散加扁豆、炮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