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栻(1634一?年)
高世栻,字士宗,浙江钱塘(杭州)人。
[生平事迹]高氏少时家贫 童年丧父,应科举不中.遂从倪冲之学医。倪授以《药性全生集》、《明医指掌》、《伤寒五法》等书.高氏23岁即挂牌行医。1664年高氏患痢疾甚重,请医生诊治无效,最后不服药而愈.因而叹道:“医治我若是.我治人想亦若是.是草菅人命也。”故又从张志聪学医.深入研究《素间》、《灵枢》、《本草》、《伤寒》、《金匮),凡历l0年,颇得医学之精妙.处方不同流俗.向他学习者颇多。高氏曾纂集张志聪所注解的《伤寒论集注》、张志聪著《本草祟源》.未竞而卒.世栻继之完成。他对《内经》加以注解而成《素问直解》 (1695 年刊行)等书 晚年有《医学真传》 (1699年)。是与弟子论学之辑录。
[学术思想]高氏“慨世之医。昧圣贤经论之本源,“只阅方书.不明经论之弊端”故深研《内经》、《本草》、《伤寒》、《金匱》等经典著作。 于中医理论及临床均有所贡献。
1 对中医理论的研究。高氏对《素问》各家注释均不满意.又嫌其师张志聪《素问集注》义奥难懂.因此以自己平素之所得 取师坐言外之意,彰前辈意中之言.益以自己的领悟,发皇经义。作《素问直解》一书,以简洁通畅的行文加以注解 往往寥寥数语.便道明经旨,深入浅出, 一目了然。既符合“直解”之意 又不乏颇有见地之注.如注《素问.生气通大论》:因于气为肿”。高氏云:“气,犹风也。”于文理医理皆通 为后世所公认。又如对《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的“罢极”一词.高氏释为“如熊之任劳”,寓有刚勇多力之象,从肝的生理功能方面阐明了“罢极之本”的含义.亦有新见,故钱溏胡珏《医家心法》序云:“士宗持身整饬.应事周密.其著述典而可则。”
高氏对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方药、五运六气均有阐述.其论六淫外感则颇有创见.他指出:“六淫外感之说.世多不得其解 谓人外感天之六淫则为病。而孰知其非也。”他认为’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曰六气,风、热、湿、火、燥、寒曰六淫.天有之.人亦有之”.其在人者.“居其内以通脏腑者.六气也.居其外以通于天者,六淫也.”进而指出:“外感之说,其义有二:一言六淫外通于天。 一言六淫主外通于六气。义虽有二。总谓六淫在人而不在天.凡有所病 皆本人身之六淫.而非天之六淫也。”并举《伤寒论》太阳中风与伤寒为例.强调中风、伤寒之名.皆“从人身而定也.非外至也”。可见.高氏六淫外感说突破了前人之规范.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外感六淫之本质.实属难能可贵。
2 对中医临床的研究.高氏对内。妇、儿科特点和常见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均有阐述.他力避方书不明经论之弊,遇病必追究本末.强凋治病求本.灵活施治.如论“伤寒”谓:“世之治伤寒者.惟散、惟消、惟清、惟泄.不顾其本.但治其末”。辨痢疾则“分寒热虛实。顾本顾标”.论喘之虚者认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辨心腹痛部位.所主脏腑经络、治法之异;再如论“常山乃治疟之要药”和这一常用药的真伪、用法等.都很切合实际。故《杂病广要》和《医学从众录》等书亦引用高氏之论。
总之.高氏深入研究经典著作.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于理论和临床均有较高之造诣。故姚远圣在《医学真传》序中评价高氏谓:“意宗前哲,而言其所未言;说本先民,而发其所未发,辨之乎疑似,而无毫厘千里之差.晰之乎微茫.而有一举百当之妙。”其说亦属公允。
高世栻,字士宗,浙江钱塘(杭州)人。
[生平事迹]高氏少时家贫 童年丧父,应科举不中.遂从倪冲之学医。倪授以《药性全生集》、《明医指掌》、《伤寒五法》等书.高氏23岁即挂牌行医。1664年高氏患痢疾甚重,请医生诊治无效,最后不服药而愈.因而叹道:“医治我若是.我治人想亦若是.是草菅人命也。”故又从张志聪学医.深入研究《素间》、《灵枢》、《本草》、《伤寒》、《金匮),凡历l0年,颇得医学之精妙.处方不同流俗.向他学习者颇多。高氏曾纂集张志聪所注解的《伤寒论集注》、张志聪著《本草祟源》.未竞而卒.世栻继之完成。他对《内经》加以注解而成《素问直解》 (1695 年刊行)等书 晚年有《医学真传》 (1699年)。是与弟子论学之辑录。
[学术思想]高氏“慨世之医。昧圣贤经论之本源,“只阅方书.不明经论之弊端”故深研《内经》、《本草》、《伤寒》、《金匱》等经典著作。 于中医理论及临床均有所贡献。
1 对中医理论的研究。高氏对《素问》各家注释均不满意.又嫌其师张志聪《素问集注》义奥难懂.因此以自己平素之所得 取师坐言外之意,彰前辈意中之言.益以自己的领悟,发皇经义。作《素问直解》一书,以简洁通畅的行文加以注解 往往寥寥数语.便道明经旨,深入浅出, 一目了然。既符合“直解”之意 又不乏颇有见地之注.如注《素问.生气通大论》:因于气为肿”。高氏云:“气,犹风也。”于文理医理皆通 为后世所公认。又如对《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的“罢极”一词.高氏释为“如熊之任劳”,寓有刚勇多力之象,从肝的生理功能方面阐明了“罢极之本”的含义.亦有新见,故钱溏胡珏《医家心法》序云:“士宗持身整饬.应事周密.其著述典而可则。”
高氏对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方药、五运六气均有阐述.其论六淫外感则颇有创见.他指出:“六淫外感之说.世多不得其解 谓人外感天之六淫则为病。而孰知其非也。”他认为’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曰六气,风、热、湿、火、燥、寒曰六淫.天有之.人亦有之”.其在人者.“居其内以通脏腑者.六气也.居其外以通于天者,六淫也.”进而指出:“外感之说,其义有二:一言六淫外通于天。 一言六淫主外通于六气。义虽有二。总谓六淫在人而不在天.凡有所病 皆本人身之六淫.而非天之六淫也。”并举《伤寒论》太阳中风与伤寒为例.强调中风、伤寒之名.皆“从人身而定也.非外至也”。可见.高氏六淫外感说突破了前人之规范.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外感六淫之本质.实属难能可贵。
2 对中医临床的研究.高氏对内。妇、儿科特点和常见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均有阐述.他力避方书不明经论之弊,遇病必追究本末.强凋治病求本.灵活施治.如论“伤寒”谓:“世之治伤寒者.惟散、惟消、惟清、惟泄.不顾其本.但治其末”。辨痢疾则“分寒热虛实。顾本顾标”.论喘之虚者认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辨心腹痛部位.所主脏腑经络、治法之异;再如论“常山乃治疟之要药”和这一常用药的真伪、用法等.都很切合实际。故《杂病广要》和《医学从众录》等书亦引用高氏之论。
总之.高氏深入研究经典著作.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于理论和临床均有较高之造诣。故姚远圣在《医学真传》序中评价高氏谓:“意宗前哲,而言其所未言;说本先民,而发其所未发,辨之乎疑似,而无毫厘千里之差.晰之乎微茫.而有一举百当之妙。”其说亦属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