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生于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是我国医学史上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实践家,非常重视人体解剖学,亲自观察尸体结构,并绘图以示;临证亦颇有卓见,创造了不少补气行气、活血化瘀的方剂。著有《医林改错》一书。 王清任在二十岁时已精通古代医籍,对古书中有关脏腑的记载产生怀疑,在行医的过程中深感解剖知识的重要,“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否则“本源一错,万虑皆失。”他在研究了古代的一些脏腑书籍和图形后,发现里面存在着不少矛盾,于是感慨地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从此,开始了对人体结构的观察研究。 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王清任在河北省滦州稻地镇行医。当时那里正流行小儿瘟疹和痢疾,死亡率高达十之八九。王清任抓住机会,不避污秽,一连十几天清早到荒郊坟地里去进行观察,共详细观察了一百多个小儿尸体,使他大开眼界,认识到古代医书中的脏腑图和有关记述,有少少和真实情况是不符合的。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他到奉天府行医,正好碰到一名犯人被判处剐刑。王清任乘机观察到了成年人的内脏,发现和小孩子的完全相同。到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他在北京访问了一个了解横膈膜情况的人,搞清人体内的横膈膜的确切位置和实际情形,才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为了获得更多的解剖知识,王清任还用动物做实验,和人体进行验证和比较。
由于王清任长期坚持对人体进行实际观察,因此他对人体脏腑的认识比古人前进了一大步。例如,他在《医林改错》中,正确地记述了横膈膜是人体内脏上下的分界线,指出膈膜以上只有心、肺,其他器官都在膈膜以下。他绘制的肺脏图已经和实际情形十分接近。他对肺气管、支气管和肺的组织等描述也更加详细、准确,纠正了古人关于肺有“六叶两耳”和肺有二十四孔以行气的错误说法。他对胃的形体、内部结构以及和它相邻器官的关系等叙述也更接近实际情形。这些认识和记述,大大丰富了当时的解剖知识。
他还把自己所获得的解剖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在临症医学上提出了不少新的创见: 如在医学理论方面,王清任继承和发挥了古人的气血学说,他认为,治病的要决在于疏理气血,令其通调畅达而致正常。为了供临症参考,王清任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真总结出气虚症状六十种(包括半身不遂门四十种,小儿抽风门二十种)和血瘀证状五十种。这些经验都弥补了前人理论不完备的地方。 又如在立方用药方面,王清任把补气和逐瘀结合起来,自创方剂三十一个,更改古人妇产方剂两个。目前,我国医界仍然用他的某些方剂来治疗脑膜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伤寒瘟疫、痘疹吐泻等疾病,都有良好效果。 经过长达四十二个冬春坚持不懈的努力,在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写成《医林改错》一书,并且绘制了二十五幅人体脏腑图。对我国古代医学和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百多年来,《医林改错》仍然在国内广泛流传。一些西方人士还把它节译成外文,尊称王清任是近代解剖学家。这说明王清任和他的《医林改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由于王清任所处历史环境受封建社会的强烈束缚,他所观察的人体脏器解剖记载存在着许多错误,故后事医家对此褒贬不一,争议颇大。但客观来说,他不失是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有胆有识、具有革故鼎新思想的杰出医学家。他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医药学,特别是血瘀论及活血化瘀治法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均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称为活血化瘀名家。目前,对“血瘀”和活血化瘀法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因此,王清任被公认为是活血化瘀派的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