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健康网

茵陈蒿汤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处方来源:《伤寒论》。
别名:茵陈汤、涤热汤、大茵陈汤、茵陈栀子大黄汤、茵陈大黄汤
组成:茵陈6两,栀子14枚(擘),大黄2两(去皮)。
功效:利小便,退黄逐热。去热,退渴。
主治:湿热黄疸,面、目、一身尽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者。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也。黄汗,身体四肢微肿,胸满,不得汗,汗出如黄柏汁,由大汗出,卒入水所致。湿热发黄,脉沉实者。
用法用量:上3味,以水1斗2升,先煎茵陈减6升,纳2味,煮取3升,去滓,分3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1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药理作用:保肝作用《山西医药杂志》(1975;3:19):本方用于因四氯化碳致成的大白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中,能不同程度地减轻肝细胞的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及坏死,使肝细胞内蓄积的糖原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复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由此证明本方具有治疗肝炎和退黄作用。
临床应用:1.传染性肝炎: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传染性肝炎20例,初步观察,对传染性肝炎的黄疸消失,速度较快。20例中,服药后第一周末即有12例黄疸指数减至50-80%,占60%,此与茵陈蒿汤之清热利湿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茵陈蒿汤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