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健康网

唐慎微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唐慎微(约1O56~1093年)
    唐慎微.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
    【生平事迹】唐慎微出身世医之家,学习刻苦,举止朴实,具有高超的医术,对经方尤为专长,成为一代名医。元祐间(1086~1093年),蜀帅李端伯召他至成都,行医多年,因而亦称他为华阳人。唐氏医德高尚,一生热心于收集流传于民间的医药经验,因此谢绝为官的邀请,长期在民间行医。他治病不分贵贱贫富,不避风雨寒暑,有求必应,从不向病人索取诊金财物报酬,只求病人及其亲朋好友以其抄写的效方良药知识为酬。因此人们都愿意与他接近,把所知好方良药告诉他。即使从经史诸书中发现的医药知识,也“必录以告”。正是在上述积累和研究的基础上.于公元1082年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2卷,达60余万言。
    【学术思想】唐慎微在医药上的最大贡献是著述药物学专著《证类本草》,他以《嘉祐本草》和《本草图经》为基础,参阅了《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专著,总结北宋以前历代药物学成就,”旁摭经史.至仙经道书.下逮百家之说,兼收并录”。其内容非常丰富,载药1558种新增药物达476种,如灵砂、桑牛等皆为首次载入。每药均有附图,查阅时有按图索骥之便。在药物主治等方面,详加阐述与考证,每药还附以制法,为后世提供了药物炮炙资料。值得称道的是,该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唐氏选辑书目达200余种,除医药著作外,还辑录了“经史外传”、“佛书道藏”,如《周礼》、《太平广记》、《南越志》、《青霞子》、《宝藏论》等书中有关医药方面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唐氏在辑录古代文献时.忠实于原貌.以采录原文为_主。因此,许多后世失传的本草、方书.如陈延之的《小品方》、范东阳的《范汪方≥、葛洪的《玉函方》、僧深的《深师方》等,惟赖《干金》、《外台》和此书得以保存,对研究六朝、隋唐、五代的药物和方剂学,对辑佚和整理古典医籍,提供了宝贵资料。如后世从《证类本草》中辑佚的著作有《神农本草经》、《药录》、《雷公炮炙论》等;辑录的著作有《炮炙大法》、《神农本草经疏》、《修事指南》、《序例纂考》等,参校的著作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以该书为蓝本的著作有《本草衍义》和《本草纲目》。故李时珍曾高度评价云:“蜀医唐慎微…”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
    唐慎微首创了方药对照的编写方法.“集书传所记单方,附于本条之下,殊为详博”.多被后世本草沿用。全书载古今单方验疗3000余首,方论1000余首,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民间方药经验。
    唐氏治学态度严谨,其所引资料均标明出处.为了突出《神农本草经》以示正本清源,凡《本经》原文,均刊印以黑底白文.以示区别。凡唐氏新增加的内容,均冠以墨盖。《日本访书志补》云:“此书集本草之大成,最足依据。且墨筐墨盖,白字黑字,使神农本经、隐居别录、苏敬新修,皆可识别。其例亦最为谨严。”
    《证类本草》自刊印后,曾先后被政府多次增补,作为国家药典而颁行全国。在我国流传了500余年并传至朝鲜、日本.足以证明唐氏对我国药物学所作的贡献。英国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指出:《证类本草》“比15世纪和16世纪早期欧洲的植物学著作高明得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唐慎微 《证类本草》 本草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