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健康网

朱肱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朱肱(约11--12世纪间)
    朱肱.字翼中,号无求予,晚年归寓杭州大隐坊,自号大隐翁,浙江吴兴人。
    【生平事迹】朱肱于元祐三年(1088年)中进士,徽宗朝授奉议郎.人称朱奉议。崇宁元年(1102年)日蚀,朱上书讲灾异.指责执政章惇过失.忤旨罢官.侨居杭州大隐坊,自号大隐翁。著有《北山酒经》与《类证活人书》等。他的《类证活人书》,初稿写于元祐四年己巳(1089年),完成于大观二年戊子(1108年),编写易稿,约经20余年。政和四年(1114年),征召朱肱为医药博士。次年,又因直言时事,与缮写苏轼诗句.违犯党禁,被贬谪达州(四川达县)茶场。政和六年(1116年),以朝奉郎提点洞霄宫召还.不久终于任上。
    朱氏精研《伤寒论》达数十年,为当时著名的伤寒学家,因仲景居南阳,华佗称《伤寒论》为活几书.所以他自己的主要著作,称为《南阳活人书》.亦称《类证活人书》20卷(1108年)。该书分析综合仲景之辨证论治,设为问答,以经证经.使仲景散乱之书而能提纲挈领,有条有理,读者易于领略,实仲景之功臣,学者之阶梯。徐灵胎评之曰:“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朱氏另撰有《内外二景图》3卷、《北山酒经》3卷。
    【学术思想】朱肱治伤寒从经络立论.着重六经方证的定位与定性问题的阐发,强调鉴别诊断的重要性.对伤寒脉法颇有研究,他并憾于“仲景证多而药少”.采取后世诸方补而备之,其对《伤寒论》的整理和阐释有重要的贡献。
    1.从经络辨病位。朱肱认为《伤寒论》所说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为病,是足三阴、三阳经络为病,并因此六条经络的循行及生理特点来解释伤寒三阴三阳病证的发生、传变及转归机理.首创伤寒传足不传手说。例如:“足太阳膀胱之经从目内眦上头连于风府,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为经。太阳之经为诸阳主气.或中寒邪,必发热而恶寒。缘头项腰脊.是太阳经所过处,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余经类此。朱氏以经络论三阴三阳.其实质是力图阐明伤寒病证的定位问题.他强调“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朱氏在比较正确认识六经病机的基础上,根据《素问·热论》六经病证结合《伤寒论》条文所载.提出辨识六经为病的证候指征,并设问答六题.补充了六经的脉候。这些论述对后世立六经“提纲证”有很大的启发。
    2.脉证合参辨病性。朱氏在分经辨证以定病位的同时.又十分重视病证的定性问题。他强调表里虚实阴阳是伤寒辨证的大纲,尤以阴阳两纲最为重要,指出“治伤寒须识阴阳二证”.“治伤寒须辨表里表里不分,汗下差误”。在具体辨别病性时,朱肱主张必须脉证合参,他说“大抵问而知之以观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与脉不可偏废。”并明确指出了各种脉证一般的阴阳表里性质,他还将常见的主要脉象,按阴阳表里进行分类,所谓“七表阳也”.即”浮芤滑实弦紧洪属于表”;“八里阴也”.即“迟缓微涩沉伏懦弱属里”。他的这种分类竞成为后世论脉分纲领的先驱。
    3.“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和类证分析朱肱认为:“天下之事.名定而实辨.言顺则事成.又况伤寒之名,种种不同……不得其名,妄加治疗.往往中暑乃作热病治之反用温药;湿温乃作风温治之,复加发汗,名实混淆.是非纷乱.性命之寄,危于风烛。”因此.他具体地将伤寒与伤风、热病、中暑、温病、温疟、风温、温疫、中湿、湿温、痉病、温毒等病名区分开来.认为“名定而实辨”,这样才可“因名识病,因病识证”.而治无差误。他所论述的正病名的问题.实际上强调了疾病的鉴别诊断。
    类证分析是他研究伤寒的又一特点,他对发热、头痛、喘、呕……等证候进行了归纳分析·说明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病机和治法。如头疼一证,太阳证头疼宜麻黄汤、桂枝汤等,少阳头疼小柴胡汤主之,阳明证头疼宜调胃承气汤,厥阴头疼吴茱萸汤主之。可见朱氏既重于辨病,尤精于辨证。他所说的“类而分之,参而伍之。审知某证者某经之病·某汤者某证之药.然后用之万全矣”,正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结果。
    4.论方药加减并补《伤寒论》之不足。朱氏研究《伤寒论》的又一个创见.是他别开生面的以方类证,详述方药的加减之法。他主张遣方用药应方证相合.将药合病.灵活加减,不可执方疗病,并主要着眼病机增损方药.这是其高人一筹之处。朱肱深感《伤寒论》所载证多药少,认为“仲景药方缺者甚多,至如阴毒伤寒、时行温疫、温毒发斑之类、全无方书”,因此他从《外台》、《千金》、《圣惠》等书中,选录方剂100余首.补而备之,大大丰富了伤寒方药的内容,其所补充的方剂对后人有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认识到妇人与小儿的体质特点,提出妇人伤寒与小儿伤寒遣方用药的注意点,以及对阴毒伤寒的很多阐发,均是仲景所未备。通过朱肱对《伤寒论》内容的充实和发展.无论是研究阴寒证或研究温热病的医家,都受到很大启发。
    综上所述,朱肱治伤寒有较高造诣.他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用“经络说”解释六经方证发生与演变的机理;主张脉证合参辨别病证表里虚实阴阳的性质;强调病证的鉴别诊断,认识到辨病与辨证相辅相成,并开创了以方类证,以证论方的先河;指出遣方用药须方证相合,将药合病,灵活加减.不可执方疗病.同时还大量补充了仲景方药等未备。朱氏能融会贯通《伤寒论》的精义,深入浅出地阐明其理法方药,使之明白易晓.推广使用,并知其所长,补其不足,为发展仲景学说作出了一定贡献。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朱肱 《类证活人书》 《北山酒经》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