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í Tì Guǒ
【别名】撒罗夷、马耳子果、密心果、粉心果、明星果、野枇杷。
【来源】
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尼泊尔水东哥SaurauianapaulensisDC.的根或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rauianapaulensisDC.[S.lantsangensisHu]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尼泊尔水东哥 乔木,高4-20m。小枝粗壮,被细小爪甲状鳞片并疏生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1.5-4.5cm,具棕褐色钻形鳞片和短柔毛;叶片薄革质,狭长圆形,长18-35cm,宽7-13cm,先端渐尖至突尖,基部圆或钝,边缘具细小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薄层淡褐色或锈色糠批状绒毛,中、侧脉上疏生爪甲状鳞片,侧脉平行,35-46对。圆锥花序生新枝上部叶腋,长12-38cm,具鳞片和短柔毛;总花梗长5-16cm,花梗长1-2cm,密被褐色短柔毛,果期则大部分脱落;萼片5,卵圆形,长4-6mm;花瓣5,淡紫红色,近圆形,长7-8mm,先端反卷,基部合生;雄蕊多数,花药孔裂;子房圆球形,被褐色短细绒毛,花柱4-5,中部以下合生。浆果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1.2cm,绿色或淡黄色,具5棱,花柱和萼片宿存。花、果期7-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1000m的山地林中或林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浆果扁球形,直径7-12mm。表面绿色或淡黄色,无毛,具明显5棱;先端有残留的花柱,基部有宿存萼片5,椭圆形或阔椭圆,不等大。气微,味甜,多粘液质。
【性味】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撒罗夷、马耳子果、密心果、粉心果、明星果、野枇杷。
【来源】
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尼泊尔水东哥SaurauianapaulensisDC.的根或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rauianapaulensisDC.[S.lantsangensisHu]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尼泊尔水东哥 乔木,高4-20m。小枝粗壮,被细小爪甲状鳞片并疏生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1.5-4.5cm,具棕褐色钻形鳞片和短柔毛;叶片薄革质,狭长圆形,长18-35cm,宽7-13cm,先端渐尖至突尖,基部圆或钝,边缘具细小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薄层淡褐色或锈色糠批状绒毛,中、侧脉上疏生爪甲状鳞片,侧脉平行,35-46对。圆锥花序生新枝上部叶腋,长12-38cm,具鳞片和短柔毛;总花梗长5-16cm,花梗长1-2cm,密被褐色短柔毛,果期则大部分脱落;萼片5,卵圆形,长4-6mm;花瓣5,淡紫红色,近圆形,长7-8mm,先端反卷,基部合生;雄蕊多数,花药孔裂;子房圆球形,被褐色短细绒毛,花柱4-5,中部以下合生。浆果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1.2cm,绿色或淡黄色,具5棱,花柱和萼片宿存。花、果期7-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1000m的山地林中或林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浆果扁球形,直径7-12mm。表面绿色或淡黄色,无毛,具明显5棱;先端有残留的花柱,基部有宿存萼片5,椭圆形或阔椭圆,不等大。气微,味甜,多粘液质。
【性味】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