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拼音名】Chǔ Shí
【别名】楮实子、角树子、野杨梅子、构泡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Marus papyrifera L.]
采收和储藏:移栽4-5年,9月果实变戏时采摘,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壮,密生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10cm,密被柔毛;叶片膜质或纸质,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5-15(-20)cm,宽4-10(-15)cm,不分裂或3-5裂,尤以幼枝或小树叶较明显,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略偏斜,边缘有细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被粗伏毛,下面灰绿色,密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葇荑花序,直径l-1.5cm,总花梗长l-1.5cm;雄花具短柄,有2-3小苞片,花被4裂,基部合生,雄蕊4;雌花苞片棒状,被毛,花被管状,雌蕊散生于苞片间,花柱细长,线形,被短毛,具粘性。聚花果肉质,呈球形,直径约2cm,成熟时橙红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村寨道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较强,耐干旱,耐湿热。对土壤的选择不严,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大宜。
栽培技术 用分根繁殖,亦可用分蘖、压条繁殖。分根繁殖:一般在冬季落叶后,选结果母枝,在其四周.挖掘根部,剪取15-20cm长的根段栽种。培育1~2年后移栽。苗高60-100cm时,选早春萌芽或冬季落叶后,按行株距5m×5m。开穴,穴底要平,施腐熟厩肥,再覆土一层,每穴栽l株,填土压实,浇水。因雌雄异株,以栽培雌株为主,适当栽植雄株、以便授粉幼苗期4月、7月进行松土除草,施追肥。
【性状】
性状鉴别 果实呈扁圆形或卵圆形,长1.5-3mm,直径约1.5mm厚至lmm。表面红棕色,有网状皱纹或疣状突起。一侧有棱.一侧略平或有凹槽,有的具于房柄。果皮坚脆,易压碎,膜质种皮紧贴于果皮内面,胚乳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以色红、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红棕色。①果皮栅状细胞多数个相连,壁粘液化,常与含晶厚壁细胞相连。断在观呈圆柱形,长(径向)40-132μm,宽(切向)12-26μm,细胞壁有纵向细条纹增厚增厚部分的边缘呈细齿状。底面观呈多角形,条纹状增厚壁的基部呈圆点状。②内果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淡黄色。断面观细胞极扁薄,上、下多层重叠,界线不清楚;表面观细胞扁平,多角形,直径24-74pm,有不规则波状分枝,壁极厚,木化,具点状纹孔,胞腔不明显。③种皮表皮细胞近无色,表面观呈多角形,直径11-18μm,垂周壁厚约2μm,呈念珠状,或孔沟细密,非木化,胞腔内含黄棕色物质。④含晶厚壁细胞棕黄色,成片或数个相连。断面观呈类长方形,直径10-25pm,壁厚,木化,胞腔内含矩圆形草酸钙簇晶;表面观呈多角形,壁厚。⑤小形厚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8-21μm,壁厚4-8μm,孔沟稀少。⑥草酸钙簇晶呈椭圆形、矩圆形或类圆形,直径7-26μm,长至35μm,先端平钝,棱角小,存在于厚壁细胞中或散在。
【化学成份】果实含皂甙(0.51%)、维生素B及油脂。种子含油31.7%,油中含非皂化物2.67%,饱和脂肪酸9.0%,油酸15.0%,亚油酸76.0%。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楮实),采得后用水浸三日,将物搅旋,投水浮者去,然后晒干,却用酒浸一伏时了,便蒸,从巳至亥,出,焙令干用。
【性味】甘;性寒
【归经】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肾;清肝明目;健脾利水。主肾;虚腰膝酸软;阳痿;止昏;目翳;水肿;尿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宜。
【附方】①治脾、肾、肝三服阴虚,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烦渴,梦中遗精;或大便虚燥,小便淋涩;或眼目昏花,风泪不止: 楮实(赤者)一斗。取黑豆一斗,煮汁,去豆取汁,浸楮实子一日,晒干,再浸再晒,以豆汁渗尽为度,再晒燥。配枸杞子三升,俱炒微焦,研为细末,每早用白汤调服五钱。 (《本草汇言》)②治肝热生翳,气翳细点,亦治小儿翳眼: 楮实子细研,蜜汤调下,食后服。 (《仁斋直指方》楮实散)③治水气膨胀,洁净府: 楮实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子),另白丁香一两半,茯苓三两(去皮),为细末,用楮实膏为丸,如桐子大。不计丸数,从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胀减为度。 (《素问病机保命集》楮实子丸)④治喉痹喉风: 楮桃阴干,每用一个为末,井华水服之,重者两个。 (《濒湖集简方》)⑤治石疽,状如座疖而皮厚: 捣彀子敷之。亦治金疮。(《干金方》)⑥治目昏: 荆芥穗、地骨皮、楮实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汤下。(《儒门事亲》)⑦治耳鸣,眼雾: 桑泡、薅秧泡、构泡、大乌泡、三月泡,泡酒服。 (《重庆草药》五泡酒)
【各家论述】
1.《纲目》:《别录》载楮实功用大补益,而《修真秘旨书》言,久服令人成骨软之痿,《济生秘览》治骨哽,用楮实煎汤服之,岂非软骨之征乎?2.《药性通考》:楮实子,阴痿能强,水肿可退,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悦颜色,壮筋骨,明目。久服滑肠。补阴妙品,益髓神膏。世人弃而不用者,因久服滑肠之语也,楮实滑肠者,因其润泽之故,非嫌其下行之速也,防其滑而以茯苓、薏仁、山药同施,何惧其滑乎?3.《本草从新》:楮实,陶隐居、苏颂、抱朴子,皆甚言其功,而方书用之为补者,除杨氏还少丹而外,不多见。其他如《外台秘要》,用以敷治身面石疽,《机要》用以治水气臌胀,《集简》用以治喉风喉痹,《直指》用以治肝热生翳,无非凉泻软坚之义。则古本诸说,未可信也。
4.《本草求真》:楮实,书言味甘气寒,虽于诸脏阴血有补,得此颜色润,筋骨壮,腰膝健,肌肉充,水肿消,以致阴痿起,阳气助,是阴指其阳旺阴弱,得此阴血有补,故能使阳不胜而助,非云阳痿由于阳衰,得此可以助阳也。若以纯阴之品可以补阳,则于理甚不合矣。况书又云,骨哽可用楮实煎汤以服,及纸烧灰存性调服,以治血崩血晕,脾胃虚人禁用,久服令人骨痿,岂非性届阴寒,虚则受其益,过则增其害之意乎。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Chǔ Shí
【别名】楮实子、角树子、野杨梅子、构泡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Marus papyrifera L.]
采收和储藏:移栽4-5年,9月果实变戏时采摘,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壮,密生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10cm,密被柔毛;叶片膜质或纸质,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5-15(-20)cm,宽4-10(-15)cm,不分裂或3-5裂,尤以幼枝或小树叶较明显,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略偏斜,边缘有细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被粗伏毛,下面灰绿色,密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葇荑花序,直径l-1.5cm,总花梗长l-1.5cm;雄花具短柄,有2-3小苞片,花被4裂,基部合生,雄蕊4;雌花苞片棒状,被毛,花被管状,雌蕊散生于苞片间,花柱细长,线形,被短毛,具粘性。聚花果肉质,呈球形,直径约2cm,成熟时橙红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村寨道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较强,耐干旱,耐湿热。对土壤的选择不严,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大宜。
栽培技术 用分根繁殖,亦可用分蘖、压条繁殖。分根繁殖:一般在冬季落叶后,选结果母枝,在其四周.挖掘根部,剪取15-20cm长的根段栽种。培育1~2年后移栽。苗高60-100cm时,选早春萌芽或冬季落叶后,按行株距5m×5m。开穴,穴底要平,施腐熟厩肥,再覆土一层,每穴栽l株,填土压实,浇水。因雌雄异株,以栽培雌株为主,适当栽植雄株、以便授粉幼苗期4月、7月进行松土除草,施追肥。
【性状】
性状鉴别 果实呈扁圆形或卵圆形,长1.5-3mm,直径约1.5mm厚至lmm。表面红棕色,有网状皱纹或疣状突起。一侧有棱.一侧略平或有凹槽,有的具于房柄。果皮坚脆,易压碎,膜质种皮紧贴于果皮内面,胚乳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以色红、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红棕色。①果皮栅状细胞多数个相连,壁粘液化,常与含晶厚壁细胞相连。断在观呈圆柱形,长(径向)40-132μm,宽(切向)12-26μm,细胞壁有纵向细条纹增厚增厚部分的边缘呈细齿状。底面观呈多角形,条纹状增厚壁的基部呈圆点状。②内果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淡黄色。断面观细胞极扁薄,上、下多层重叠,界线不清楚;表面观细胞扁平,多角形,直径24-74pm,有不规则波状分枝,壁极厚,木化,具点状纹孔,胞腔不明显。③种皮表皮细胞近无色,表面观呈多角形,直径11-18μm,垂周壁厚约2μm,呈念珠状,或孔沟细密,非木化,胞腔内含黄棕色物质。④含晶厚壁细胞棕黄色,成片或数个相连。断面观呈类长方形,直径10-25pm,壁厚,木化,胞腔内含矩圆形草酸钙簇晶;表面观呈多角形,壁厚。⑤小形厚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8-21μm,壁厚4-8μm,孔沟稀少。⑥草酸钙簇晶呈椭圆形、矩圆形或类圆形,直径7-26μm,长至35μm,先端平钝,棱角小,存在于厚壁细胞中或散在。
【化学成份】果实含皂甙(0.51%)、维生素B及油脂。种子含油31.7%,油中含非皂化物2.67%,饱和脂肪酸9.0%,油酸15.0%,亚油酸76.0%。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楮实),采得后用水浸三日,将物搅旋,投水浮者去,然后晒干,却用酒浸一伏时了,便蒸,从巳至亥,出,焙令干用。
【性味】甘;性寒
【归经】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肾;清肝明目;健脾利水。主肾;虚腰膝酸软;阳痿;止昏;目翳;水肿;尿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宜。
【附方】①治脾、肾、肝三服阴虚,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烦渴,梦中遗精;或大便虚燥,小便淋涩;或眼目昏花,风泪不止: 楮实(赤者)一斗。取黑豆一斗,煮汁,去豆取汁,浸楮实子一日,晒干,再浸再晒,以豆汁渗尽为度,再晒燥。配枸杞子三升,俱炒微焦,研为细末,每早用白汤调服五钱。 (《本草汇言》)②治肝热生翳,气翳细点,亦治小儿翳眼: 楮实子细研,蜜汤调下,食后服。 (《仁斋直指方》楮实散)③治水气膨胀,洁净府: 楮实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子),另白丁香一两半,茯苓三两(去皮),为细末,用楮实膏为丸,如桐子大。不计丸数,从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胀减为度。 (《素问病机保命集》楮实子丸)④治喉痹喉风: 楮桃阴干,每用一个为末,井华水服之,重者两个。 (《濒湖集简方》)⑤治石疽,状如座疖而皮厚: 捣彀子敷之。亦治金疮。(《干金方》)⑥治目昏: 荆芥穗、地骨皮、楮实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汤下。(《儒门事亲》)⑦治耳鸣,眼雾: 桑泡、薅秧泡、构泡、大乌泡、三月泡,泡酒服。 (《重庆草药》五泡酒)
【各家论述】
1.《纲目》:《别录》载楮实功用大补益,而《修真秘旨书》言,久服令人成骨软之痿,《济生秘览》治骨哽,用楮实煎汤服之,岂非软骨之征乎?2.《药性通考》:楮实子,阴痿能强,水肿可退,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悦颜色,壮筋骨,明目。久服滑肠。补阴妙品,益髓神膏。世人弃而不用者,因久服滑肠之语也,楮实滑肠者,因其润泽之故,非嫌其下行之速也,防其滑而以茯苓、薏仁、山药同施,何惧其滑乎?3.《本草从新》:楮实,陶隐居、苏颂、抱朴子,皆甚言其功,而方书用之为补者,除杨氏还少丹而外,不多见。其他如《外台秘要》,用以敷治身面石疽,《机要》用以治水气臌胀,《集简》用以治喉风喉痹,《直指》用以治肝热生翳,无非凉泻软坚之义。则古本诸说,未可信也。
4.《本草求真》:楮实,书言味甘气寒,虽于诸脏阴血有补,得此颜色润,筋骨壮,腰膝健,肌肉充,水肿消,以致阴痿起,阳气助,是阴指其阳旺阴弱,得此阴血有补,故能使阳不胜而助,非云阳痿由于阳衰,得此可以助阳也。若以纯阴之品可以补阳,则于理甚不合矣。况书又云,骨哽可用楮实煎汤以服,及纸烧灰存性调服,以治血崩血晕,脾胃虚人禁用,久服令人骨痿,岂非性届阴寒,虚则受其益,过则增其害之意乎。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