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椿,《新修本草》始着录,谓:椿、樗(臭椿)二树,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实。《纲目》载:椿、樗、栲,乃一木三种也。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樗木皮粗肌虚而白,其叶臭恶,歉年人或采食;栲木即樗之生山中者,木亦虚大,梓人亦或用之,然爪之如腐朽,故古人似为不材之木,不似椿木坚实可入栋梁也。《植物名实图考》谓:椿,即香椿。叶甘可茹,木理红实,俗名红椿。综上记述,古代所谓的椿,即指现楝科植物香
【拼音名】Chūn Bái Pí
【别名】香椿皮、椿皮、春颠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树皮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o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la sinensis A.Jus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干皮可从树上剥下,鲜用或晒干;根皮须先将树根挖出,刮去外面黑皮,以木捶轻捶之,使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再行剥取,并宜仰面晒干,以免发霉发黑,亦可鲜用。
【原形态】香椿 叶乔木,高达16m。树皮暗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有时具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5-50cm,有特殊气味;叶柄红色,基部肥大;小叶8-10对,小叶柄长5-10mm;叶片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8-15cm,宽2-4cm,先端尖,基部偏斜,圆或阔楔形,全缘或有疏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淡,叶脉或脉间有长束毛,花小,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花萼短小,5裂;花瓣5,白色,卵状椭圆形;退化雄蕊5,与5枚发育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花盘远较子房为短。蒴果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2.5cm,先端开裂为5瓣。种子椭圆形,一端有翅。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2700m以下的房前屋后、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半卷筒状或片状,厚0.2-0.6cm。外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纹及裂隙,有的可见圆形细小皮孔。内表面棕色,有细纵纹。质坚硬,断面纤维性,呈层状。有香气,味淡。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细胞10余列,呈红棕色。皮层较薄,由数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内侧散有成束的纤维,纤维壁增厚呈层纹状,微木化。韧皮部较宽,韧皮纤维数个成束,断续排列成环状,壁略呈层纹状增厚,木化;射线宽2-5列细胞。皮层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簇晶。
粉末特征:淡红棕色。①纤维甚多,直径10-40μm,壁厚,有的呈波浪形,木化;孔沟明显,层纹有的明显,有的与草酸钙方晶、簇晶形成晶纤维。②草酸钙方晶,直径5-35μm。③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5-37μm,存在于薄壁细胞内或散在。有的薄壁细胞内含点状红棕色物质。
【性味】苦;涩;微寒
【归经】大肠;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主泄泻;痢疾;肠风便血;崩漏;带下;蛔虫病;丝虫病;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注意】泻痢初起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滞下积气未尽者,亦不直遽用。
【附方】椿,《夏书》作杶,《左传》作橁,《山海经》作櫄。按春字古代作旾。《说文》屯象草木之初生。从日作屯(春),会意兼形声。故从木作杶,即今椿字。段注:橁,非即杶字也。《五经文字》谓与杶同物异名。櫄,《说文》:杶,或从熏。《急就篇》颜师古注:椿字或作櫄。而熏字又同薰,《文选》李善注:薰,香气也。可见以櫄为名,则与其嫩叶气香有关,故又称香椿。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Chūn Bái Pí
【别名】香椿皮、椿皮、春颠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树皮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o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la sinensis A.Jus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干皮可从树上剥下,鲜用或晒干;根皮须先将树根挖出,刮去外面黑皮,以木捶轻捶之,使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再行剥取,并宜仰面晒干,以免发霉发黑,亦可鲜用。
【原形态】香椿 叶乔木,高达16m。树皮暗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有时具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5-50cm,有特殊气味;叶柄红色,基部肥大;小叶8-10对,小叶柄长5-10mm;叶片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8-15cm,宽2-4cm,先端尖,基部偏斜,圆或阔楔形,全缘或有疏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淡,叶脉或脉间有长束毛,花小,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花萼短小,5裂;花瓣5,白色,卵状椭圆形;退化雄蕊5,与5枚发育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花盘远较子房为短。蒴果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2.5cm,先端开裂为5瓣。种子椭圆形,一端有翅。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2700m以下的房前屋后、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半卷筒状或片状,厚0.2-0.6cm。外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纹及裂隙,有的可见圆形细小皮孔。内表面棕色,有细纵纹。质坚硬,断面纤维性,呈层状。有香气,味淡。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细胞10余列,呈红棕色。皮层较薄,由数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内侧散有成束的纤维,纤维壁增厚呈层纹状,微木化。韧皮部较宽,韧皮纤维数个成束,断续排列成环状,壁略呈层纹状增厚,木化;射线宽2-5列细胞。皮层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簇晶。
粉末特征:淡红棕色。①纤维甚多,直径10-40μm,壁厚,有的呈波浪形,木化;孔沟明显,层纹有的明显,有的与草酸钙方晶、簇晶形成晶纤维。②草酸钙方晶,直径5-35μm。③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5-37μm,存在于薄壁细胞内或散在。有的薄壁细胞内含点状红棕色物质。
【性味】苦;涩;微寒
【归经】大肠;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主泄泻;痢疾;肠风便血;崩漏;带下;蛔虫病;丝虫病;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注意】泻痢初起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滞下积气未尽者,亦不直遽用。
【附方】椿,《夏书》作杶,《左传》作橁,《山海经》作櫄。按春字古代作旾。《说文》屯象草木之初生。从日作屯(春),会意兼形声。故从木作杶,即今椿字。段注:橁,非即杶字也。《五经文字》谓与杶同物异名。櫄,《说文》:杶,或从熏。《急就篇》颜师古注:椿字或作櫄。而熏字又同薰,《文选》李善注:薰,香气也。可见以櫄为名,则与其嫩叶气香有关,故又称香椿。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