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伤寒论》
本方由芫花、甘遂、大枣三药为末,用大枣煎汤冲服。用于悬饮、胁下有水气,以致咳 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者;也常用于腹胀水肿之实证。有攻逐水饮之功。
本方中所用的三味主药,分别具有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等作用,其性皆猛峻,故用大枣十枚以益气护胃,缓和峻药之毒,防止或减轻药后反应,达到寓攻于补、下不伤正之目的。《医方论》:云「仲景以十枣命名,全赖大枣甘缓以救脾胃,方成节制之师也。」方名「十枣」者,一是说明方中药大枣十枚;二是强调大枣在该方中缓其峻毒顾护胃气的特殊作用。
本方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名「控涎丹」(《三因极》 -- 病方证论)有搜剔停痰伏饮之功,可使痰涎得以控制,故以此命名。
本方由芫花、甘遂、大枣三药为末,用大枣煎汤冲服。用于悬饮、胁下有水气,以致咳 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者;也常用于腹胀水肿之实证。有攻逐水饮之功。
本方中所用的三味主药,分别具有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等作用,其性皆猛峻,故用大枣十枚以益气护胃,缓和峻药之毒,防止或减轻药后反应,达到寓攻于补、下不伤正之目的。《医方论》:云「仲景以十枣命名,全赖大枣甘缓以救脾胃,方成节制之师也。」方名「十枣」者,一是说明方中药大枣十枚;二是强调大枣在该方中缓其峻毒顾护胃气的特殊作用。
本方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名「控涎丹」(《三因极》 -- 病方证论)有搜剔停痰伏饮之功,可使痰涎得以控制,故以此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