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Fā Shā Ténɡ
【英文名】Stem of Anderson Ironweed
【别名】过山龙、惊风红、夜牵牛、虎三头、大木菊、软骨山川、藤牛七、蔓斑鸠菊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毒根斑鸠菊的藤茎和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umingiana Benth. [V. andersonii auct. Non Clark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毒根斑鸠菊 攀援藤本,长达10-12m。根粗壮。枝圆柱形,密圆状形,密被黄色柔毛;茎基部木质,具纵细沟纹。叶互生;叶柄5-15mm,密被锈色或灰褐色短绒毛和腺;叶片卵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21cm,宽3-8cm,先端渐尖,有锐尖头,基部楔形、近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上面无行或沿中脉有疏柔毛,下面被密绒毛,侧脉74-7对,网脉明显。头状花序较大,2-7个排成腋生或顶生圆锥状,直径8-15mm;总苞片5层,绿色,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至渐尖,外面或长圆形,先端钝至渐尖,外面有黄褐色绒毛,外层短,内层长圆形,长6-7mm,宽1-1.5mm;花托平,径约3mm,被锈色短柔毛,具窝孔;花淡红或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8-10mm,具腺。瘦果圆柱形,长4-5mm,有10条纵肋,有微毛;冠毛红褐色,长8-10mm。花期10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沟、溪边或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舒筋活络。主感冒;疟疾;喉痛;牙痛;风火赤眼;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煎水洗或含濑。
【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祛风解表。治风湿痛,腰肌劳损,感冒发热,疟疾。
2.《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祛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痛经。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Fā Shā Ténɡ
【英文名】Stem of Anderson Ironweed
【别名】过山龙、惊风红、夜牵牛、虎三头、大木菊、软骨山川、藤牛七、蔓斑鸠菊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毒根斑鸠菊的藤茎和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umingiana Benth. [V. andersonii auct. Non Clark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毒根斑鸠菊 攀援藤本,长达10-12m。根粗壮。枝圆柱形,密圆状形,密被黄色柔毛;茎基部木质,具纵细沟纹。叶互生;叶柄5-15mm,密被锈色或灰褐色短绒毛和腺;叶片卵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21cm,宽3-8cm,先端渐尖,有锐尖头,基部楔形、近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上面无行或沿中脉有疏柔毛,下面被密绒毛,侧脉74-7对,网脉明显。头状花序较大,2-7个排成腋生或顶生圆锥状,直径8-15mm;总苞片5层,绿色,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至渐尖,外面或长圆形,先端钝至渐尖,外面有黄褐色绒毛,外层短,内层长圆形,长6-7mm,宽1-1.5mm;花托平,径约3mm,被锈色短柔毛,具窝孔;花淡红或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8-10mm,具腺。瘦果圆柱形,长4-5mm,有10条纵肋,有微毛;冠毛红褐色,长8-10mm。花期10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沟、溪边或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舒筋活络。主感冒;疟疾;喉痛;牙痛;风火赤眼;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煎水洗或含濑。
【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祛风解表。治风湿痛,腰肌劳损,感冒发热,疟疾。
2.《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祛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痛经。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