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Huǒ Yàn Zǐ
【英文名】Root of Sungpan Monkshood
【别名】蔓乌药、羊角七、草乌、金牛七、千锤打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松潘乌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sungpanense Hand.- H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用时甘草水浸泡,小火炒干。
【原形态】松潘乌头,多年生草本。块根近圆形,长约3.5cm,茎缠绕,长达2.5m,无毛或几无毛,有分枝。叶互生;茎中部叶有稍长柄;叶片五角形,长5.8-10cm,宽8-12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或近菱形,下部3裂,两面被疏短柔毛。总状花序有5-9朵花;花序轴和花梗无毛或疏被反曲短柔毛;下部苞片3裂,上部苞片线形;花梗长2-4cm,多少弧状弯曲;小苞片生花梗中部至上部,线状钻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淡蓝紫色,外面无毛或有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1.8-2.2cm,下缘长1.4-1.5cm,稍凹,外缘近直或中部稍缢缩,与下缘形成短喙,侧萼片长1.3-1.5cm;花瓣2,唇长4-5mm,微凹,距长1-2mm,向后弯曲,无毛或疏被短毛;雄蕊多数,花丝无毛或有短毛,全缘;心皮5,无毛或疏被短毛。蓇葖果,长1-1.5cm,无毛或疏被短柔毛。种子多数,三棱形,长约3mm,沿棱生狭翅,只在一面密生横膜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000m的山地林中、林边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南部、陕西南部、宁夏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
【性状】
1.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母根顶端常带茎残基,长4-6cm,直径1.5-2cm。表面棕褐色,母根极为皱缩不平,具多数须根及须根痕;子根稍平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有多角形浅棕色的环纹。气微,味辛、苦。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衙生皮层为2-5列棕色细胞;近内皮层处有石细胞成群或呈带状排列,内皮层较明显。形成层形状母根与子根相同,上段略呈长圆形,中段为多角形,下段类多边形,木质部导管束列或略呈V字、八字形排列。中央为髓部。
3.粉末特征:类白色。①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长30-58μm,直径20-40μm,壁厚,孔沟明显,纹孔少见。②淀粉粒多为单粒、类圆形或类三角形,直径2-12μm,脐点状、一字形、马蹄形,有的不明显;复粒为2-3分粒组成。
【化学成份】松潘乌头根含塔拉胺(talatisamine),展花乌头宁(chasmanine),黄草乌碱甲、丙(vilmorrianine A、C),13,15-双去氧乌头碱(13,15-dideoxyaconitine),8-乙酰-14-苯甲酰展花乌头宁(8-acetyl-14-benzoylchasmanine),乌头碱(aconitine),滇乌碱(yunaconitine),粗茎乌头碱甲(crassicauline A),松潘乌头碱(sungpanconitine)。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约1g,加10%氨溶液1ml、乙醚10ml,冷浸24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用二氯甲烷洗入1ml容量瓶中定容,作为样品溶液。另取滇乌碱、塔拉乌头胺制成各1mg/1ml的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在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点样品液和对照品溶液各3μl,以环已烷-乙酸乙酯-二乙胺(8:1:1)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碘化钾碘溶液等容混合液显色。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班点。
【炮制】参见草乌头条。
【性味】辛;苦;热;大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散瘀消肿。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牙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神经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09-0.15g;或入散剂;或浸酒。外用:适量,以水,酒或醋磨汁涂搽;或研粉调敷。
【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并须炮制。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陕西中草药》:止痛,解痉,麻醉,败毒,祛风湿,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劳伤,风湿性关节炎,无名肿毒,痈肿疔毒。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Huǒ Yàn Zǐ
【英文名】Root of Sungpan Monkshood
【别名】蔓乌药、羊角七、草乌、金牛七、千锤打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松潘乌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sungpanense Hand.- H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用时甘草水浸泡,小火炒干。
【原形态】松潘乌头,多年生草本。块根近圆形,长约3.5cm,茎缠绕,长达2.5m,无毛或几无毛,有分枝。叶互生;茎中部叶有稍长柄;叶片五角形,长5.8-10cm,宽8-12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或近菱形,下部3裂,两面被疏短柔毛。总状花序有5-9朵花;花序轴和花梗无毛或疏被反曲短柔毛;下部苞片3裂,上部苞片线形;花梗长2-4cm,多少弧状弯曲;小苞片生花梗中部至上部,线状钻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淡蓝紫色,外面无毛或有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1.8-2.2cm,下缘长1.4-1.5cm,稍凹,外缘近直或中部稍缢缩,与下缘形成短喙,侧萼片长1.3-1.5cm;花瓣2,唇长4-5mm,微凹,距长1-2mm,向后弯曲,无毛或疏被短毛;雄蕊多数,花丝无毛或有短毛,全缘;心皮5,无毛或疏被短毛。蓇葖果,长1-1.5cm,无毛或疏被短柔毛。种子多数,三棱形,长约3mm,沿棱生狭翅,只在一面密生横膜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000m的山地林中、林边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南部、陕西南部、宁夏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
【性状】
1.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母根顶端常带茎残基,长4-6cm,直径1.5-2cm。表面棕褐色,母根极为皱缩不平,具多数须根及须根痕;子根稍平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有多角形浅棕色的环纹。气微,味辛、苦。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衙生皮层为2-5列棕色细胞;近内皮层处有石细胞成群或呈带状排列,内皮层较明显。形成层形状母根与子根相同,上段略呈长圆形,中段为多角形,下段类多边形,木质部导管束列或略呈V字、八字形排列。中央为髓部。
3.粉末特征:类白色。①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长30-58μm,直径20-40μm,壁厚,孔沟明显,纹孔少见。②淀粉粒多为单粒、类圆形或类三角形,直径2-12μm,脐点状、一字形、马蹄形,有的不明显;复粒为2-3分粒组成。
【化学成份】松潘乌头根含塔拉胺(talatisamine),展花乌头宁(chasmanine),黄草乌碱甲、丙(vilmorrianine A、C),13,15-双去氧乌头碱(13,15-dideoxyaconitine),8-乙酰-14-苯甲酰展花乌头宁(8-acetyl-14-benzoylchasmanine),乌头碱(aconitine),滇乌碱(yunaconitine),粗茎乌头碱甲(crassicauline A),松潘乌头碱(sungpanconitine)。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约1g,加10%氨溶液1ml、乙醚10ml,冷浸24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用二氯甲烷洗入1ml容量瓶中定容,作为样品溶液。另取滇乌碱、塔拉乌头胺制成各1mg/1ml的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在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点样品液和对照品溶液各3μl,以环已烷-乙酸乙酯-二乙胺(8:1:1)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碘化钾碘溶液等容混合液显色。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班点。
【炮制】参见草乌头条。
【性味】辛;苦;热;大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散瘀消肿。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牙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神经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09-0.15g;或入散剂;或浸酒。外用:适量,以水,酒或醋磨汁涂搽;或研粉调敷。
【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并须炮制。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陕西中草药》:止痛,解痉,麻醉,败毒,祛风湿,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劳伤,风湿性关节炎,无名肿毒,痈肿疔毒。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