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Hónɡ Dìnɡ Pá Ténɡ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Shortplume Clematis
【别名】山木通藤、山木通、小木通、石通、连架拐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短尾铁线莲的藤茎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brevicaudata DC.
采收和储藏:茎全年可采。根夏、秋采挖,除去泥土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短尾铁线莲,藤本。枝条有棱,褐紫色,疏生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4.5cm,有柔毛;一至二回羽状复叶,或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长1.5-6cm,宽0.7-3.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都圆形、截形或浅心形,边缘疏生粗锯齿或牙齿,有时3裂,两面近无毛。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两性;花梗长l-1.5cm,有短柔毛;萼片土,开展,直径1.5-2cm,白色,狭倒卵形,长约8mm,两面均有短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无毛,花丝长4-5mm,花药长2-2.5mm,心皮多数,被柔毛。瘦果卵形,长约3mm,密生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1.5-3cm。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60-3200m的山地灌木丛中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东部、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藤长达数米,缠绕或切成段,细长圆柱形,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或褐紫色,具纵棱,嫩藤可见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有的具叶,叶对生,叶柄较长,可达4cm,二回三出复叶,完整的小叶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疏生粗锯齿,有时3裂,枯绿色。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份】花、叶含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pferol)等黄酮类化合物。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归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祛风湿,通经下乳。。主主治湿热淋证,风湿痹痛,产妇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Hónɡ Dìnɡ Pá Ténɡ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Shortplume Clematis
【别名】山木通藤、山木通、小木通、石通、连架拐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短尾铁线莲的藤茎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brevicaudata DC.
采收和储藏:茎全年可采。根夏、秋采挖,除去泥土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短尾铁线莲,藤本。枝条有棱,褐紫色,疏生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4.5cm,有柔毛;一至二回羽状复叶,或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长1.5-6cm,宽0.7-3.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都圆形、截形或浅心形,边缘疏生粗锯齿或牙齿,有时3裂,两面近无毛。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两性;花梗长l-1.5cm,有短柔毛;萼片土,开展,直径1.5-2cm,白色,狭倒卵形,长约8mm,两面均有短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无毛,花丝长4-5mm,花药长2-2.5mm,心皮多数,被柔毛。瘦果卵形,长约3mm,密生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1.5-3cm。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60-3200m的山地灌木丛中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东部、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藤长达数米,缠绕或切成段,细长圆柱形,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或褐紫色,具纵棱,嫩藤可见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有的具叶,叶对生,叶柄较长,可达4cm,二回三出复叶,完整的小叶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疏生粗锯齿,有时3裂,枯绿色。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份】花、叶含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pferol)等黄酮类化合物。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归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祛风湿,通经下乳。。主主治湿热淋证,风湿痹痛,产妇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