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饮膳正要》。《本草经疏》:乌爹泥,今人多用外治,内服甚少。
【拼音名】Hái ér Chá
【英文名】Catechu,Wadalee-gum
【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儿茶、粉儿茶、西谢、儿茶膏、黑儿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儿茶心材或去皮枝干煎制而成的干燥浸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cia catechu(L.F.)Willd.[Mimosa catechu L.F.]
采收和储藏:一般儿茶栽培10年以上,即可采伐加工。可在冬季落叶后春季萌芽抽枝前进行,此时正值旱季,儿茶膏易蒸发干燥。将树砍伐后,除去白色边材,取褐色心材砍成碎片,加水4倍,煮沸提取6次,每次浸提1.5h,合并6次浸提液,浓缩成流浸膏,盛入模具干燥成形,即得商品儿茶膏。
【原形态】儿茶 落叶小乔木,高6-13m。树皮棕色,常成条状薄片开裂,但不脱落;小技被短柔毛。二回羽状复叶,互生,长6-12cm;托叶下常有一对扁平、棕色的钩状刺或无;总叶柄近基部及叶轴顶部数对羽片间有腺体;叶轴被长柔毛;羽片10-30对;小叶20-50对,线形,长2-8mm,宽1-1.5mm,叶缘被疏毛。总状花序腋生;萼成简状,上部5裂,有疏毛;花瓣5,黄色或白色,披针形或倒被针形,为萼长的2-3倍,被疏毛;雄蕊多数,花丝分离,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长卵形,花柱细长。荚果带状,长5-12cm,宽l.8cm,棕色,有光泽,开裂,柄长3-7mm,先端有喙尖,紫褐色。种子3-10颗。花期4-8月,果期9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布】分布于浙江、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其中除云南(西双版纳、临沧地区)有野生外,余均为引种。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儿茶产于热带地区,西双版纳是我国儿茶商品的唯一产区,主产地年平均气温21.2-21.7℃,极端最低气温-0.5- 2.8℃,年降雨量1200-1500mm,相对湿度83%-85%。儿茶是阳性植物,要求阳光充足,特别是幼苗,最怕其他植物的覆盖和荫蔽。土壤宜选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上或轻粘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生产上常用直播,于5-6月雨季进行,最迟不要超过 7月,按行株距2m×3m挖穴,穴口宽50cm,深40cm,底宽30cm。用农家肥和钙、镁、磷肥混合,每穴施7.5kg作基肥。每穴播种8-10颗,种子千粒重52g,每1h㎡播种量255-315kg。盖土1-1.5cm。苗高约8cm时,进行第1次间苗,每穴留苗 4株。苗高15cm时进行第2次间苗,每穴留苗2株。翌年雨季定苗,去弱留强,每穴留壮苗1株,确保全苗。6-9月,每月应除草1次。雨季末期,可将除掉的杂草覆盖植株根基周围,以利抗旱保苗。儿茶收获部分主要是茎杆心材,故应将离地面2m以下的分枝剪除,确保主杆形成;幼树顶端易下垂,应架支柱,使其直立生长。
病虫害防治 猝倒病:在苗过密或阴湿环境容易发生。应选阳光充足,通风、排水良好的土地播种;喷1:1:12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开始,立即拔除病株,用3:1的石灰和草木灰撒于表土,并用50%多菌灵浇灌防止蔓延。虫害有地老虎咬断幼苗,粉蚧聚集枝杈上吸取汁液。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方形块状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稍具光泽,平滑或有龟裂纹。质脆,易破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无臭,味涩、苦后略甜。
以黑色略带棕色,不焦不碎,味微苦而涩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取儿茶粉末以水装置,放置片刻,量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针状结晶及黄色块状物。
【化学成份】心材含儿茶鞣酸(catechu-tannic acid)20%-50%,左旋及消旋儿茶精(catechin)2%-20%,左旋及消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鞣红鞣质(phlobatannin),以及非瑟素(fiset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万寿菊素(quercetagetin)等黄酮醇和山柰酚(kaempferol),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花旗松素(taxifol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右旋阿夫儿茶精(afzelechin),双聚原矢车菊素(dimeric procyanidin)。树皮中含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此外,煎膏中还含有粘液质、脂肪油、蜡及树胶等。树胶中又含有多聚己糖(hexasaccharide)。叶中含有叶绿素(chlorophylls)a、b,类胡萝卜素。
【药理作用】
1.保肝、利胆作用 本品所含d-儿茶精及表儿茶精均有显着保肝作用。D-儿茶精150mg/kg灌服时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降低,倒置的清蛋白/球蛋白(A/G)逆转、增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而增进肝解毒功能。D-儿茶精并能拮抗蝇蕈碱、鬼笔碱及醋氨酚所致肝损伤,对于高胱氨酸硫醚S和丙二酸所致大鼠肝脂肪变及低蛋白高脂饮食所致大鼠肝脂肪变d-儿茶精50mg/kg皮下注射也均有明显保护效果,而脲嘧啶-6-羧酸或乙醇所致之肝脂肪变d-儿茶精灌服也可显着防止之。D-儿茶精的保肝作用与其促进肝内ATP合成、溶酶体膜稳定、自由基清除、抗氧化作用,以及可能的抗内毒素、抗脂肪浸润等有关。而表此茶精的保肝作用也与其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有关。儿茶精50mg/kg或75mg/kg十二指肠给药还可显着增加麻醉犬或大鼠的胆汁流量,作用分别持续3h或60-80min。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无抗原存在时d-儿茶精不影响白细胞游走,但体外试验抑制对纯化的蛋白衍生物(PPD)抗原敏感的正常人白细胞的游走,而对曾感染乙肝并对乙肝表面抗原敏感的患者其对白细胞游走的抑制作用更强,表明其能放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促进乙肝抗原的清除。D-儿茶精还可使慢性肝炎患者降低广的淋巴细胞数恢复正常,促进对旧结核菌素反应阳性的慢活肝患者淋巴细胞在PPD诱导下的转化。对于正常人外周血Ts细胞d-儿茶精能激活之,并抑制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母细胞转化,但对慢活肝患者d-儿茶精则显着抑制Ts功能,抑制Ig的生成。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儿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8lmg/ml,白色葡萄球菌为5.63mg/ml,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5.63mg/ml,白色念珠球菌为5.63mg/ml,还曾报告儿茶对绿脓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5%的儿茶混悬液对68株痢疾杆菌的药敏试验中对福氏和鲍氏痢疾杆菌的敏感率为100%。此外对病毒及某些真菌也有显着抑制作用。
4.抑制肠道运动及抗腹泻作用 儿茶水液灌服,可抑制空腹家兔十二指肠及小肠运动,促进盲肠逆蠕动,但对结肠无明显影响。D-儿茶精还能抑制大肠内细菌的胺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物质产生而导致便秘。
5.降血糖作用 印度民间用儿茶治疗糖尿病,本品所含表儿茶精能使ATP、温度和浓度依赖地促进大鼠胰岛素分泌,30mg/kg每日2次,共注射4d可使大鼠胰岛中胰岛素含量增加30%,表儿茶精还可促进胰岛中DNA的合成。D-儿茶精对家兔也有降血糖作用。
6.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儿茶精有显着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对于ADP、AA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儿茶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儿茶精还显着抑制大鼠血栓形成,可降低血栓素A2(TXA2)含量而对6-Keto-PGF1a无明显影响。D-儿茶精可延缓羊毛脂所致血清胆固醇升高。另从儿茶中还分得2种异构体具有降胆固醇活性。D-儿茶精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对离体心脏则先抑制后兴奋。儿茶静注可使豚鼠骨骼肌张力降低,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对酪氨酸酶活性d-儿茶精可增强之,而对酪氨酸脱羧酶活性则抑制之,从而可降低体内肾上腺素水平,此可能与降压作用有关。D-儿茶精可抑制多种组织如大鼠的脑、肝、肾、心和猪的主动脉等对氧的摄取,以心脏为明显。
7.其他作用 皮下埋入儿茶30mg,可显着延迟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潜伏期,明显减小扭体次数,皮下埋入40mg儿茶5h局部无明显刺激反应,表明儿茶有一定镇痛作用。于体外儿茶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儿茶精有抗放射、升高白细胞和抗肿瘤作用,并因能抑制瘤细胞与纤维蛋白粘连而阻止瘤细胞扩散。儿茶鞣酸对维生素C缺乏的豚鼠可促进维生素C吸收,并能抑制实验性大鼠膀胱结石的形成,可能与其能降低尿液的pH有关。
8.体内过程 [14C]d-儿茶精口服,吸收率在70%以上,于1-3h达峰浓度。口服0.5g、1.0g和2.0g,血清浓度随剂量大小而高低,但相对生物利用度大致相似,无胃肠道饱和吸收及剂量依赖性首过效应。原化合物的表观消除半衰期为1-1.5h,以原形从尿排出者约占0.5%,约8h可排泄完毕。
9.毒性 儿茶鞣酸小鼠静注200-300mg/kg可致死亡,以含儿茶鞣酸3%-5%的饲料喂大鼠1月不引起动物死亡。儿茶精灌服对小鼠的LD50大于l.37g/kg。
【毒性】儿茶素的 半数致死量小鼠灌胃大于1.37g/kg。
【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l-2滴,溶液呈墨绿色。(检查鞣质)(2)取本品粉末约0.1g,加水25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0ml,加饱和溴水约5滴,立即发生黄白色沉淀。
(3)取火柴杆一端入本品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待干燥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直火焰附近烘之,杆上即显深红色。(检查儿茶精)(4)取本品约0.2g,加水50ml使溶解,加浓盐酸5ml与甲醛试液10ml,水浴上加热,有黄棕色沉淀,放冷,滤过,滤液中加三氯化铁试液数滴与固体醋酸钠5g,下部应呈棕红色,不得呈蓝色。(检查其他鞣质混入)(5)薄层色谱 取本品细粉1g,加甲醇液10ml溶解,滤过,滤液供点样。另以儿条精甲醇液点样对照。同点于0.5%CMC硅胶G板上,用氯仿-甲醇-甲酸(8:2:0.08)为展开剂,展距16cm,喷含1%盐酸的0.0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己醇溶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色斑。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屑,研成小块或研成细粉。
【性味】苦涩;凉;无毒
【归经】心;肺
【功能主治】收湿敛疮,止血定痛,清热化痰。主疮疡,久溃不敛,湿疮流水,牙疳,口疮,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痔疮痈肿,痰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9-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附方】①消痰:儿茶、薄荷叶、细茶。为末蜜丸。饭后含化三、五粒。(《本草述》)②治咳嗽:儿茶二两,细辛四钱,猪胆一个。前二味药共研末,取胆汁炼熟,三味药共为丸,每丸重一钱。每日四次,每次一丸,空腹含化。(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③止血:煅龙骨、象皮、陈石灰、老松香、降香末、血竭、儿茶、白及末等分。共为细末,研至无声,撒于疮口。(《实用正骨学》)④治牙疳口疮:孩儿茶、硼砂等分。为末搽。(《纲目》)⑤治走马牙疳:孩儿茶、雄黄、贝母等分。为末,米泔漱净搽之。(《积德堂经验方》)⑥治急性扁桃体炎:儿茶、柿霜各三钱,冰片二分,枯矾二钱。共研细粉,用甘油调成糊状,涂抹患处。(《全展选编·耳鼻咽喉疾病》)⑦治鼻渊流水:孩儿茶末吹之。(《本草权度》)⑧治下疳阴疮:孩儿茶一钱,真珠一分,片脑半分。为末敷。(《纂要奇方》)⑨治痔疮肿痛:孩儿茶、麝香为末。唾津调敷。(《孙天仁集效方》)⑩治一切痈疽、诸疮破烂不敛者:儿茶、乳香、没药各三钱,冰片一钱,麝香二分,血竭三钱,旱三七三钱。上为末撒之。 (《医宗金鉴》腐尽生肌散)11.治龟头烂:孩儿茶合冰片涂之。(《本草撮要》)
【各家论述】
1.《医学入门》:消血,治一切疮毒。
2.《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疮喉痹,烦热,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湿热痢血,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小儿疳热,口疮,热疮,湿烂诸疮,敛肌长肉,亦杀诸虫。
3.《本草备要》:涂阴疳痔肿。
4.《本草求真》:治时行瘟瘴。
5.《药材资料汇编》:疗火伤,消炎定痛。治眼结膜、鼻腔、口腔等炎症。
【临床应用】
1.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用儿茶研碎口服,l岁左右0.15g,2岁以上0.2g,每天3次;或按每日每公斤体重25-50mg计算,分3-4次口服,疗程3-7天。同时配合输液以纠正脱水及酸中毒。治疗中毒性及单纯性消化不良共计300余例,疗效在90%以上。疗程1-7天,平均在3.5天左右。
2.治疗宫颈炎:将儿茶碾成粉末,均匀撒布于炎症溃疡面,每天1次。有效者约4-5次即可痊愈。
3.用于止血:取柏勒树粗分枝,砍成2-5cm长、0.2-0.5cm厚的小块薄片,置瓦罐或铝锅中,加入10倍清水煎煮,6-7小时后用2层纱布过滤,滤渣再重复提取 l-2次。将各次滤液合并浓缩,即得褐棕色的柏勒树儿茶浸膏。每次0.5g,每日3-4次内服。观察溃疡病合并出血、肝硬化合并崩漏、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慢性黄疸型肝炎合并鼻衄、牙衄等共22例,结果有效18例,无效4例。在17例溃疡病合并出血的病例中,除l例因大量出血初服此剂未能止血即改用其他治法外,其余16例在2-4天内均达到止血效果,尤以渗出性出血疗效显着。对崩漏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肝炎、肝硬化等引起的出血效果较差。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Hái ér Chá
【英文名】Catechu,Wadalee-gum
【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儿茶、粉儿茶、西谢、儿茶膏、黑儿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儿茶心材或去皮枝干煎制而成的干燥浸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cia catechu(L.F.)Willd.[Mimosa catechu L.F.]
采收和储藏:一般儿茶栽培10年以上,即可采伐加工。可在冬季落叶后春季萌芽抽枝前进行,此时正值旱季,儿茶膏易蒸发干燥。将树砍伐后,除去白色边材,取褐色心材砍成碎片,加水4倍,煮沸提取6次,每次浸提1.5h,合并6次浸提液,浓缩成流浸膏,盛入模具干燥成形,即得商品儿茶膏。
【原形态】儿茶 落叶小乔木,高6-13m。树皮棕色,常成条状薄片开裂,但不脱落;小技被短柔毛。二回羽状复叶,互生,长6-12cm;托叶下常有一对扁平、棕色的钩状刺或无;总叶柄近基部及叶轴顶部数对羽片间有腺体;叶轴被长柔毛;羽片10-30对;小叶20-50对,线形,长2-8mm,宽1-1.5mm,叶缘被疏毛。总状花序腋生;萼成简状,上部5裂,有疏毛;花瓣5,黄色或白色,披针形或倒被针形,为萼长的2-3倍,被疏毛;雄蕊多数,花丝分离,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长卵形,花柱细长。荚果带状,长5-12cm,宽l.8cm,棕色,有光泽,开裂,柄长3-7mm,先端有喙尖,紫褐色。种子3-10颗。花期4-8月,果期9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布】分布于浙江、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其中除云南(西双版纳、临沧地区)有野生外,余均为引种。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儿茶产于热带地区,西双版纳是我国儿茶商品的唯一产区,主产地年平均气温21.2-21.7℃,极端最低气温-0.5- 2.8℃,年降雨量1200-1500mm,相对湿度83%-85%。儿茶是阳性植物,要求阳光充足,特别是幼苗,最怕其他植物的覆盖和荫蔽。土壤宜选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上或轻粘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生产上常用直播,于5-6月雨季进行,最迟不要超过 7月,按行株距2m×3m挖穴,穴口宽50cm,深40cm,底宽30cm。用农家肥和钙、镁、磷肥混合,每穴施7.5kg作基肥。每穴播种8-10颗,种子千粒重52g,每1h㎡播种量255-315kg。盖土1-1.5cm。苗高约8cm时,进行第1次间苗,每穴留苗 4株。苗高15cm时进行第2次间苗,每穴留苗2株。翌年雨季定苗,去弱留强,每穴留壮苗1株,确保全苗。6-9月,每月应除草1次。雨季末期,可将除掉的杂草覆盖植株根基周围,以利抗旱保苗。儿茶收获部分主要是茎杆心材,故应将离地面2m以下的分枝剪除,确保主杆形成;幼树顶端易下垂,应架支柱,使其直立生长。
病虫害防治 猝倒病:在苗过密或阴湿环境容易发生。应选阳光充足,通风、排水良好的土地播种;喷1:1:12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开始,立即拔除病株,用3:1的石灰和草木灰撒于表土,并用50%多菌灵浇灌防止蔓延。虫害有地老虎咬断幼苗,粉蚧聚集枝杈上吸取汁液。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方形块状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稍具光泽,平滑或有龟裂纹。质脆,易破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无臭,味涩、苦后略甜。
以黑色略带棕色,不焦不碎,味微苦而涩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取儿茶粉末以水装置,放置片刻,量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针状结晶及黄色块状物。
【化学成份】心材含儿茶鞣酸(catechu-tannic acid)20%-50%,左旋及消旋儿茶精(catechin)2%-20%,左旋及消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鞣红鞣质(phlobatannin),以及非瑟素(fiset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万寿菊素(quercetagetin)等黄酮醇和山柰酚(kaempferol),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花旗松素(taxifol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右旋阿夫儿茶精(afzelechin),双聚原矢车菊素(dimeric procyanidin)。树皮中含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此外,煎膏中还含有粘液质、脂肪油、蜡及树胶等。树胶中又含有多聚己糖(hexasaccharide)。叶中含有叶绿素(chlorophylls)a、b,类胡萝卜素。
【药理作用】
1.保肝、利胆作用 本品所含d-儿茶精及表儿茶精均有显着保肝作用。D-儿茶精150mg/kg灌服时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降低,倒置的清蛋白/球蛋白(A/G)逆转、增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而增进肝解毒功能。D-儿茶精并能拮抗蝇蕈碱、鬼笔碱及醋氨酚所致肝损伤,对于高胱氨酸硫醚S和丙二酸所致大鼠肝脂肪变及低蛋白高脂饮食所致大鼠肝脂肪变d-儿茶精50mg/kg皮下注射也均有明显保护效果,而脲嘧啶-6-羧酸或乙醇所致之肝脂肪变d-儿茶精灌服也可显着防止之。D-儿茶精的保肝作用与其促进肝内ATP合成、溶酶体膜稳定、自由基清除、抗氧化作用,以及可能的抗内毒素、抗脂肪浸润等有关。而表此茶精的保肝作用也与其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有关。儿茶精50mg/kg或75mg/kg十二指肠给药还可显着增加麻醉犬或大鼠的胆汁流量,作用分别持续3h或60-80min。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无抗原存在时d-儿茶精不影响白细胞游走,但体外试验抑制对纯化的蛋白衍生物(PPD)抗原敏感的正常人白细胞的游走,而对曾感染乙肝并对乙肝表面抗原敏感的患者其对白细胞游走的抑制作用更强,表明其能放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促进乙肝抗原的清除。D-儿茶精还可使慢性肝炎患者降低广的淋巴细胞数恢复正常,促进对旧结核菌素反应阳性的慢活肝患者淋巴细胞在PPD诱导下的转化。对于正常人外周血Ts细胞d-儿茶精能激活之,并抑制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母细胞转化,但对慢活肝患者d-儿茶精则显着抑制Ts功能,抑制Ig的生成。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儿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8lmg/ml,白色葡萄球菌为5.63mg/ml,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5.63mg/ml,白色念珠球菌为5.63mg/ml,还曾报告儿茶对绿脓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5%的儿茶混悬液对68株痢疾杆菌的药敏试验中对福氏和鲍氏痢疾杆菌的敏感率为100%。此外对病毒及某些真菌也有显着抑制作用。
4.抑制肠道运动及抗腹泻作用 儿茶水液灌服,可抑制空腹家兔十二指肠及小肠运动,促进盲肠逆蠕动,但对结肠无明显影响。D-儿茶精还能抑制大肠内细菌的胺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物质产生而导致便秘。
5.降血糖作用 印度民间用儿茶治疗糖尿病,本品所含表儿茶精能使ATP、温度和浓度依赖地促进大鼠胰岛素分泌,30mg/kg每日2次,共注射4d可使大鼠胰岛中胰岛素含量增加30%,表儿茶精还可促进胰岛中DNA的合成。D-儿茶精对家兔也有降血糖作用。
6.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儿茶精有显着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对于ADP、AA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儿茶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儿茶精还显着抑制大鼠血栓形成,可降低血栓素A2(TXA2)含量而对6-Keto-PGF1a无明显影响。D-儿茶精可延缓羊毛脂所致血清胆固醇升高。另从儿茶中还分得2种异构体具有降胆固醇活性。D-儿茶精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对离体心脏则先抑制后兴奋。儿茶静注可使豚鼠骨骼肌张力降低,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对酪氨酸酶活性d-儿茶精可增强之,而对酪氨酸脱羧酶活性则抑制之,从而可降低体内肾上腺素水平,此可能与降压作用有关。D-儿茶精可抑制多种组织如大鼠的脑、肝、肾、心和猪的主动脉等对氧的摄取,以心脏为明显。
7.其他作用 皮下埋入儿茶30mg,可显着延迟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潜伏期,明显减小扭体次数,皮下埋入40mg儿茶5h局部无明显刺激反应,表明儿茶有一定镇痛作用。于体外儿茶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儿茶精有抗放射、升高白细胞和抗肿瘤作用,并因能抑制瘤细胞与纤维蛋白粘连而阻止瘤细胞扩散。儿茶鞣酸对维生素C缺乏的豚鼠可促进维生素C吸收,并能抑制实验性大鼠膀胱结石的形成,可能与其能降低尿液的pH有关。
8.体内过程 [14C]d-儿茶精口服,吸收率在70%以上,于1-3h达峰浓度。口服0.5g、1.0g和2.0g,血清浓度随剂量大小而高低,但相对生物利用度大致相似,无胃肠道饱和吸收及剂量依赖性首过效应。原化合物的表观消除半衰期为1-1.5h,以原形从尿排出者约占0.5%,约8h可排泄完毕。
9.毒性 儿茶鞣酸小鼠静注200-300mg/kg可致死亡,以含儿茶鞣酸3%-5%的饲料喂大鼠1月不引起动物死亡。儿茶精灌服对小鼠的LD50大于l.37g/kg。
【毒性】儿茶素的 半数致死量小鼠灌胃大于1.37g/kg。
【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l-2滴,溶液呈墨绿色。(检查鞣质)(2)取本品粉末约0.1g,加水25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0ml,加饱和溴水约5滴,立即发生黄白色沉淀。
(3)取火柴杆一端入本品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待干燥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直火焰附近烘之,杆上即显深红色。(检查儿茶精)(4)取本品约0.2g,加水50ml使溶解,加浓盐酸5ml与甲醛试液10ml,水浴上加热,有黄棕色沉淀,放冷,滤过,滤液中加三氯化铁试液数滴与固体醋酸钠5g,下部应呈棕红色,不得呈蓝色。(检查其他鞣质混入)(5)薄层色谱 取本品细粉1g,加甲醇液10ml溶解,滤过,滤液供点样。另以儿条精甲醇液点样对照。同点于0.5%CMC硅胶G板上,用氯仿-甲醇-甲酸(8:2:0.08)为展开剂,展距16cm,喷含1%盐酸的0.0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己醇溶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色斑。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屑,研成小块或研成细粉。
【性味】苦涩;凉;无毒
【归经】心;肺
【功能主治】收湿敛疮,止血定痛,清热化痰。主疮疡,久溃不敛,湿疮流水,牙疳,口疮,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痔疮痈肿,痰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9-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附方】①消痰:儿茶、薄荷叶、细茶。为末蜜丸。饭后含化三、五粒。(《本草述》)②治咳嗽:儿茶二两,细辛四钱,猪胆一个。前二味药共研末,取胆汁炼熟,三味药共为丸,每丸重一钱。每日四次,每次一丸,空腹含化。(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③止血:煅龙骨、象皮、陈石灰、老松香、降香末、血竭、儿茶、白及末等分。共为细末,研至无声,撒于疮口。(《实用正骨学》)④治牙疳口疮:孩儿茶、硼砂等分。为末搽。(《纲目》)⑤治走马牙疳:孩儿茶、雄黄、贝母等分。为末,米泔漱净搽之。(《积德堂经验方》)⑥治急性扁桃体炎:儿茶、柿霜各三钱,冰片二分,枯矾二钱。共研细粉,用甘油调成糊状,涂抹患处。(《全展选编·耳鼻咽喉疾病》)⑦治鼻渊流水:孩儿茶末吹之。(《本草权度》)⑧治下疳阴疮:孩儿茶一钱,真珠一分,片脑半分。为末敷。(《纂要奇方》)⑨治痔疮肿痛:孩儿茶、麝香为末。唾津调敷。(《孙天仁集效方》)⑩治一切痈疽、诸疮破烂不敛者:儿茶、乳香、没药各三钱,冰片一钱,麝香二分,血竭三钱,旱三七三钱。上为末撒之。 (《医宗金鉴》腐尽生肌散)11.治龟头烂:孩儿茶合冰片涂之。(《本草撮要》)
【各家论述】
1.《医学入门》:消血,治一切疮毒。
2.《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疮喉痹,烦热,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湿热痢血,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小儿疳热,口疮,热疮,湿烂诸疮,敛肌长肉,亦杀诸虫。
3.《本草备要》:涂阴疳痔肿。
4.《本草求真》:治时行瘟瘴。
5.《药材资料汇编》:疗火伤,消炎定痛。治眼结膜、鼻腔、口腔等炎症。
【临床应用】
1.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用儿茶研碎口服,l岁左右0.15g,2岁以上0.2g,每天3次;或按每日每公斤体重25-50mg计算,分3-4次口服,疗程3-7天。同时配合输液以纠正脱水及酸中毒。治疗中毒性及单纯性消化不良共计300余例,疗效在90%以上。疗程1-7天,平均在3.5天左右。
2.治疗宫颈炎:将儿茶碾成粉末,均匀撒布于炎症溃疡面,每天1次。有效者约4-5次即可痊愈。
3.用于止血:取柏勒树粗分枝,砍成2-5cm长、0.2-0.5cm厚的小块薄片,置瓦罐或铝锅中,加入10倍清水煎煮,6-7小时后用2层纱布过滤,滤渣再重复提取 l-2次。将各次滤液合并浓缩,即得褐棕色的柏勒树儿茶浸膏。每次0.5g,每日3-4次内服。观察溃疡病合并出血、肝硬化合并崩漏、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慢性黄疸型肝炎合并鼻衄、牙衄等共22例,结果有效18例,无效4例。在17例溃疡病合并出血的病例中,除l例因大量出血初服此剂未能止血即改用其他治法外,其余16例在2-4天内均达到止血效果,尤以渗出性出血疗效显着。对崩漏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肝炎、肝硬化等引起的出血效果较差。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