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救荒本草》;1.《救荒本草》:碱蓬生水傍下湿地。茎似落LI,亦有线楞,叶似蓬而肥壮,比蓬叶亦稀疏,茎叶间结青子极细小。
2.《药性考》:盐蓬、碱蓬二种,皆产北直咸地,土人割之,烧灰淋汤,煎熬得盐。其叶似蒿圆长,至秋时茎叶俱红。烧灰煎盐,胜海水煮者。
【拼音名】Jiǎn Pénɡ
【别名】盐蓬、碱蒿子、盐蒿子、老虎尾、和尚头、猪尾巴、盐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灰绿碱蓬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aeda glaucu(Bunge) Bunge[Schoberia glauca Bung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除去泥沙、杂质备用,亦可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50cm。茎直立,有条棱,上部多分枝,核细长,斜伸或开展。叶王生;尤柄;叶片线形,半圆柱状,肉质,长1.5-5cm,宽约1.5mm,先端尖锐,灰绿色,光滑或微被白粉。花两性或兼有雌性,单生或2-5朵,集生于叶腋的短柄上,排列成聚伞花序;两性花花被环状;雌花的花被近球形;花破裂片果时增厚,小苞片短子花被;使花被略呈五角星状,干后变黑色;雄蕊5,花丝很短;雌花的花柱伸出较长,柱头2。胞果扁球形,包于多对有降脊的花被内,先端露出。种子双凸镜形,黑色,表面有颗粒状点纹。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滩、河谷、路旁、田间等处盐碱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和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灰黄色。叶多破碎,完整者为丝状条形,无毛。花多着生于叶基部。果实包在宿存的花被内,果皮膜质。种子黑色,直径约2mm。表面具清晰的颗粒状点纹,稍有光泽。
显微鉴别 扫描电镜下观察,种子扁圆形,一边有微突出的胚。表面有颗粒状小点,放大后小点为多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细胞间隔清晰,中间略鼓。
【性味】微咸;性凉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积。主食积停滞;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6~9g,鲜品15~30g。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清热,消积。瘰疠、腹胀。
【摘录】《中华本草》
出自《救荒本草》;1.《救荒本草》:碱蓬生水傍下湿地。茎似落LI,亦有线楞,叶似蓬而肥壮,比蓬叶亦稀疏,茎叶间结青子极细小。
2.《药性考》:盐蓬、碱蓬二种,皆产北直咸地,土人割之,烧灰淋汤,煎熬得盐。其叶似蒿圆长,至秋时茎叶俱红。烧灰煎盐,胜海水煮者。
【拼音名】Jiǎn Pénɡ
【别名】盐蓬、碱蒿子、盐蒿子、老虎尾、和尚头、猪尾巴、盐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灰绿碱蓬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aeda glaucu(Bunge) Bunge[Schoberia glauca Bung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除去泥沙、杂质备用,亦可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50cm。茎直立,有条棱,上部多分枝,核细长,斜伸或开展。叶王生;尤柄;叶片线形,半圆柱状,肉质,长1.5-5cm,宽约1.5mm,先端尖锐,灰绿色,光滑或微被白粉。花两性或兼有雌性,单生或2-5朵,集生于叶腋的短柄上,排列成聚伞花序;两性花花被环状;雌花的花被近球形;花破裂片果时增厚,小苞片短子花被;使花被略呈五角星状,干后变黑色;雄蕊5,花丝很短;雌花的花柱伸出较长,柱头2。胞果扁球形,包于多对有降脊的花被内,先端露出。种子双凸镜形,黑色,表面有颗粒状点纹。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滩、河谷、路旁、田间等处盐碱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和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灰黄色。叶多破碎,完整者为丝状条形,无毛。花多着生于叶基部。果实包在宿存的花被内,果皮膜质。种子黑色,直径约2mm。表面具清晰的颗粒状点纹,稍有光泽。
显微鉴别 扫描电镜下观察,种子扁圆形,一边有微突出的胚。表面有颗粒状小点,放大后小点为多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细胞间隔清晰,中间略鼓。
【性味】微咸;性凉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积。主食积停滞;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6~9g,鲜品15~30g。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清热,消积。瘰疠、腹胀。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