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拼音名】Lù Ruǐ Wū Tóu
【英文名】Root of Nakedstamen Monkshood
【别名】罗砧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露蕊乌头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A.gymnandrum Maxim.f.leucanthum W.T.Wang.]
采收和储藏:6-8月花盛开期采挖全草,去净泥土、枯叶,切段,晒干。
【原形态】露蕊乌头,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直根圆柱形,长5-14cm。茎直立,被短柔毛,下部有时无毛,有分枝。叶互生;基生叶1-6枚,与最下部茎生叶通常在开花时枯萎;下部叶柄长4-7cm,具狭鞘;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6.4cm,宽4-5cm,3全裂,全裂片二至三回深裂,末回裂片狭卵形或狭披针形,上面被短伏毛,下面脉上疏被长柔毛或变无毛。总状花序有6-16朵花;基部苞片叶状,上部苞片披针形或线形;花梗长1-9cm;小苞片生花梗上部或顶部,线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外面疏被柔毛,上萼片船形,高约1.8cm,爪长约1.4cm,侧萼片长1.5-1.8cm,疏被缘毛;距短,头状,疏被短毛;雄蕊多数,花丝被短毛;心皮6-13,有柔毛。蓇葖果,长0.8-1.2cm。种子倒卵球形,长约1.5mm,密生横狭翅。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800m的山地草坡、田边草地或河边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南部、青海、四川西部、西藏。
【化学成份】根含盐酸阿替新(atisine HCl),塔拉胺(talatisamine),露乌碱(gymnaconitine),甲基露乌碱(methyl gymnaconitine)。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温中祛寒;止痛;杀虫。主风湿麻木;关节痛;麻风;胃痛及感冒;流感发烧;肠道寄生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3g。外用:适量,研末撒布。
【注意】孕妇慎服。
【附方】治风湿麻木:露蕊乌头根配麻黄。黄芪,泡酒服。
【临床应用】根:治关节疼痛。花:治麻风。叶:内服驱虫;碾未撒布,治疥癣。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Lù Ruǐ Wū Tóu
【英文名】Root of Nakedstamen Monkshood
【别名】罗砧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露蕊乌头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A.gymnandrum Maxim.f.leucanthum W.T.Wang.]
采收和储藏:6-8月花盛开期采挖全草,去净泥土、枯叶,切段,晒干。
【原形态】露蕊乌头,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直根圆柱形,长5-14cm。茎直立,被短柔毛,下部有时无毛,有分枝。叶互生;基生叶1-6枚,与最下部茎生叶通常在开花时枯萎;下部叶柄长4-7cm,具狭鞘;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6.4cm,宽4-5cm,3全裂,全裂片二至三回深裂,末回裂片狭卵形或狭披针形,上面被短伏毛,下面脉上疏被长柔毛或变无毛。总状花序有6-16朵花;基部苞片叶状,上部苞片披针形或线形;花梗长1-9cm;小苞片生花梗上部或顶部,线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外面疏被柔毛,上萼片船形,高约1.8cm,爪长约1.4cm,侧萼片长1.5-1.8cm,疏被缘毛;距短,头状,疏被短毛;雄蕊多数,花丝被短毛;心皮6-13,有柔毛。蓇葖果,长0.8-1.2cm。种子倒卵球形,长约1.5mm,密生横狭翅。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800m的山地草坡、田边草地或河边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南部、青海、四川西部、西藏。
【化学成份】根含盐酸阿替新(atisine HCl),塔拉胺(talatisamine),露乌碱(gymnaconitine),甲基露乌碱(methyl gymnaconitine)。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温中祛寒;止痛;杀虫。主风湿麻木;关节痛;麻风;胃痛及感冒;流感发烧;肠道寄生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3g。外用:适量,研末撒布。
【注意】孕妇慎服。
【附方】治风湿麻木:露蕊乌头根配麻黄。黄芪,泡酒服。
【临床应用】根:治关节疼痛。花:治麻风。叶:内服驱虫;碾未撒布,治疥癣。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