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拼音名】Lǐ Yú
【英文名】Northern snakehead
【别名】蠡鱼、鲷鱼、鳏、鲡、黑鳢鱼、玄鳢、文鱼、黑鲤鱼、黑鱼、乌鱼、乌鳢、黑火柴头鱼、蛇皮鱼、乌棒、活头才鱼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乌鳢,体圆呈棒状。体长为头长的3.2-3.7倍;为体高的4.5-4.8倍。头略扁平,其背部有许多小感觉孔。吻长圆形。口裂大。两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有时还间杂大型牙齿。鳃裂大,鳃耙10-13。背鳍47-52,臀鳍31-33,侧线鳞60-61。尾鳍圆形。体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八字形排列的黑色条纹。头侧有两条纵行黑条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乌鳢属肉食性凶猛鱼类。栖息于水草茂盛处沁底的水域,对水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一冬龄鱼体长可达25cm。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栽培】
生活习性,乌鳢为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水草丛生,水体浑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耐缺氧,当水体缺氧,可净头露出水面,藉鳃腔内的鳃上器直接进行气体交找。可比其他鱼类更长时间生活在无水环境中在0-40℃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活,并可潜伏于泥圭的越冬。乌鳢跳跃力强,常于塘内跳出水面而进入相邻塘内。也可以似蛇状移行到其他塘内。乌鳢为突袭性捕食方式。体长3cm以下的幼鱼以轮虫、枝角类、找足类为铒料;4-8cm的小乌鳢以水生昆虫、小虾和小鱼为食;8cm以上则以鱼类为主要食物,甚至可吞食比其体长的鱼类。在水温20℃以上,食物丰富的条件下,乌鳢生长很快,最大体重可达5kg左右。
繁殖技术,乌鳢的人工繁殖技术大致与家鱼相同,可以参考。乌鳢产卵池可大可小,1m2的小泥池、木盆、水缸均可。可用激素催产,池中最好放些水草,因铀鳢有用水草筑巢的习性,当将鱼苗移入苗种池时,最好先清塘、消毒、施肥、部育浮游生物,实行肥水下塘。每1hm2放苗75万-150万尾。当鱼种长到10-13cm时即可按成鱼标准饲养。
饲养管理,单养乌鳢的池塘,3-5cm的鱼种,每1m2可放养5-10尾;10-13cm体长时,每1m2可放养3-5尾;体长在20-30cm以上时,每1m2放养1尾。人工饵料有鱼粉、米糠、玉米粉、花生麸等。也要配合投给动物内脏、蝌蚪、野杂鱼等动物性饵料,每日投量为乌鱼体重的5%左右。除单养外,也可以采用混养、套养等方法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水质管理很重要,应每日注入新水,保持水体中足够 的溶解氧,以利乌鳢生长,一般在养殖的头3个月内,每月进行1次筛选分档。将鱼体大小大致相等的鱼种放养在同一池内,并不断降低密度,最后每1m2放养3-4尾。
【化学成份】
食部每100g含水分78g,蛋白质19.8g,脂肪1.4g,灰分1.2g,钙57mg,磷163mg,铁0.5mg,硫胺素(thiamine)0.03mg,核黄素(riboflavin)0.25mg,烟酸(nicotinic acid)2.8mg。另处,肌肉中还含组氨酸(histidine)和3-甲基组氨酸(3-methylhistidine)。
斑鳢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脾;胃;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胃;利水消肿。主身面浮肿;妊娠水肿;温痹;脚气;产后乳少;习惯性流产;肺痨体虚;胃脘胀满;肠风及痔疮下血;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火上烤熟食,250-500g;研末,每次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1.《绍兴本草》:有疮者不可食,令人瘢白。2.《宝庆本草折衷》:头有星为厌,知者不可食,又发痼疾。
【附方】①疗肿满:鳢鱼合小豆白煮食。(陶弘景)②洽十种水气病:鳢鱼一头,重一斤以上,熟取汁,和冬瓜、葱白作羹食之。(《食医心镜》)③治卒身面浮肿,小肠涩,大便难,上气喘息:鳢鱼二斤,(洗去鳞、肠,令净),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泽漆一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桑根白皮(锉)一两,紫苏茎叶一两,上药细锉,先以水五升,煮鱼取汁三升,去鱼纳药,煮取二升,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一中盏,其鱼亦宜食之。(《圣惠方》鳢鱼汤)④治水肿腹大:活鳢鱼去腹垢,人独颗蒜令满,外涂湿黄泥,炭火炙食,屡效。(《本经逢原》)⑤治肠痔,每大便常有血:鳢鱼脍,姜、食之。忌冷毒物,(《外台》)⑥治一切风疮顽癣疥癫,年久不愈者:黑火柴头鱼一个,去肠肚,以苍耳叶填满,外以苍耳安锅底,置鱼于上,少少着水,慢火煨熟,去皮骨淡食,勿人盐、酱,功效甚大。(《医林集要》)
【各家论述】
1. 孟诜:下大小便拥塞气。又作脍与脚气、风气人食之。
2.《本草图经》:主妊娠有水气。
3.《滇南本草》:大补血气,治妇人干血痨症,煅为未服之。又煮茴香食,治下元虚损。
4.《医林纂要》:补心养阴,澄清肾水,行水渗湿,解毒去热。
5.《本草求真》:补脾利水。
6.《本草再新》:强阳养阴,退风去湿。治台妇人血枯,经水不调,崩淋二带,理腰脚气。鳞、尾败毒去风,养肝益肾,通经利湿。
7.《本草经疏》:蠡鱼:乃益脾除水之要药也。上虚则水泛滥,上坚则水自清。凡治浮肿之药,或专于利水,或专干补脾。其性各自为用。惟蠡鱼能导横流上势,补其不足,补泻兼施,故主下大水及湿痹,面目浮肿,五痔因湿热所生,水去则湿热自除。孟洗主下大小便壅塞气,作脍与脚气、风气人食良;苏颂主妊娠有水气,并取其除湿、下水、益脾之功也。8.《本经》: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
9.《别录》:疗五痔。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Lǐ Yú
【英文名】Northern snakehead
【别名】蠡鱼、鲷鱼、鳏、鲡、黑鳢鱼、玄鳢、文鱼、黑鲤鱼、黑鱼、乌鱼、乌鳢、黑火柴头鱼、蛇皮鱼、乌棒、活头才鱼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乌鳢,体圆呈棒状。体长为头长的3.2-3.7倍;为体高的4.5-4.8倍。头略扁平,其背部有许多小感觉孔。吻长圆形。口裂大。两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有时还间杂大型牙齿。鳃裂大,鳃耙10-13。背鳍47-52,臀鳍31-33,侧线鳞60-61。尾鳍圆形。体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八字形排列的黑色条纹。头侧有两条纵行黑条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乌鳢属肉食性凶猛鱼类。栖息于水草茂盛处沁底的水域,对水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一冬龄鱼体长可达25cm。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栽培】
生活习性,乌鳢为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水草丛生,水体浑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耐缺氧,当水体缺氧,可净头露出水面,藉鳃腔内的鳃上器直接进行气体交找。可比其他鱼类更长时间生活在无水环境中在0-40℃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活,并可潜伏于泥圭的越冬。乌鳢跳跃力强,常于塘内跳出水面而进入相邻塘内。也可以似蛇状移行到其他塘内。乌鳢为突袭性捕食方式。体长3cm以下的幼鱼以轮虫、枝角类、找足类为铒料;4-8cm的小乌鳢以水生昆虫、小虾和小鱼为食;8cm以上则以鱼类为主要食物,甚至可吞食比其体长的鱼类。在水温20℃以上,食物丰富的条件下,乌鳢生长很快,最大体重可达5kg左右。
繁殖技术,乌鳢的人工繁殖技术大致与家鱼相同,可以参考。乌鳢产卵池可大可小,1m2的小泥池、木盆、水缸均可。可用激素催产,池中最好放些水草,因铀鳢有用水草筑巢的习性,当将鱼苗移入苗种池时,最好先清塘、消毒、施肥、部育浮游生物,实行肥水下塘。每1hm2放苗75万-150万尾。当鱼种长到10-13cm时即可按成鱼标准饲养。
饲养管理,单养乌鳢的池塘,3-5cm的鱼种,每1m2可放养5-10尾;10-13cm体长时,每1m2可放养3-5尾;体长在20-30cm以上时,每1m2放养1尾。人工饵料有鱼粉、米糠、玉米粉、花生麸等。也要配合投给动物内脏、蝌蚪、野杂鱼等动物性饵料,每日投量为乌鱼体重的5%左右。除单养外,也可以采用混养、套养等方法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水质管理很重要,应每日注入新水,保持水体中足够 的溶解氧,以利乌鳢生长,一般在养殖的头3个月内,每月进行1次筛选分档。将鱼体大小大致相等的鱼种放养在同一池内,并不断降低密度,最后每1m2放养3-4尾。
【化学成份】
食部每100g含水分78g,蛋白质19.8g,脂肪1.4g,灰分1.2g,钙57mg,磷163mg,铁0.5mg,硫胺素(thiamine)0.03mg,核黄素(riboflavin)0.25mg,烟酸(nicotinic acid)2.8mg。另处,肌肉中还含组氨酸(histidine)和3-甲基组氨酸(3-methylhistidine)。
斑鳢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脾;胃;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胃;利水消肿。主身面浮肿;妊娠水肿;温痹;脚气;产后乳少;习惯性流产;肺痨体虚;胃脘胀满;肠风及痔疮下血;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火上烤熟食,250-500g;研末,每次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1.《绍兴本草》:有疮者不可食,令人瘢白。2.《宝庆本草折衷》:头有星为厌,知者不可食,又发痼疾。
【附方】①疗肿满:鳢鱼合小豆白煮食。(陶弘景)②洽十种水气病:鳢鱼一头,重一斤以上,熟取汁,和冬瓜、葱白作羹食之。(《食医心镜》)③治卒身面浮肿,小肠涩,大便难,上气喘息:鳢鱼二斤,(洗去鳞、肠,令净),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泽漆一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桑根白皮(锉)一两,紫苏茎叶一两,上药细锉,先以水五升,煮鱼取汁三升,去鱼纳药,煮取二升,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一中盏,其鱼亦宜食之。(《圣惠方》鳢鱼汤)④治水肿腹大:活鳢鱼去腹垢,人独颗蒜令满,外涂湿黄泥,炭火炙食,屡效。(《本经逢原》)⑤治肠痔,每大便常有血:鳢鱼脍,姜、食之。忌冷毒物,(《外台》)⑥治一切风疮顽癣疥癫,年久不愈者:黑火柴头鱼一个,去肠肚,以苍耳叶填满,外以苍耳安锅底,置鱼于上,少少着水,慢火煨熟,去皮骨淡食,勿人盐、酱,功效甚大。(《医林集要》)
【各家论述】
1. 孟诜:下大小便拥塞气。又作脍与脚气、风气人食之。
2.《本草图经》:主妊娠有水气。
3.《滇南本草》:大补血气,治妇人干血痨症,煅为未服之。又煮茴香食,治下元虚损。
4.《医林纂要》:补心养阴,澄清肾水,行水渗湿,解毒去热。
5.《本草求真》:补脾利水。
6.《本草再新》:强阳养阴,退风去湿。治台妇人血枯,经水不调,崩淋二带,理腰脚气。鳞、尾败毒去风,养肝益肾,通经利湿。
7.《本草经疏》:蠡鱼:乃益脾除水之要药也。上虚则水泛滥,上坚则水自清。凡治浮肿之药,或专于利水,或专干补脾。其性各自为用。惟蠡鱼能导横流上势,补其不足,补泻兼施,故主下大水及湿痹,面目浮肿,五痔因湿热所生,水去则湿热自除。孟洗主下大小便壅塞气,作脍与脚气、风气人食良;苏颂主妊娠有水气,并取其除湿、下水、益脾之功也。8.《本经》: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
9.《别录》:疗五痔。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