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Shí Zǎo Zi
【英文名】Bigbract Bulbophyllum
【别名】乱角莲、六棱椎、果上叶、鸦雀还阳、岩火炮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云南石仙桃的假鳞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lidota yunnanensis Rolf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云南石仙桃,附生植物。根茎粗壮。假鳞茎肉质,疏生,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5cm,顶生2枚叶。叶片披针形,革质,长7-15(-23)cm,宽(6-)9-15(25)mm,先端近钝尖,基部收狭成短柄。花葶从被鳞片包着的幼小假鳞茎伸出。总状花序具12-18朵花;花苞片椭圆状长圆形,先端近钝尖拳卷状凹陷;花小,先于叶,白色或稍带粉红色;萼片近等大,宽卵状长圆形,先端钝,舟状,侧萼片背面具脊,长4mm;花瓣和萼片近相似,唇瓣下垂,倒卵形,长5mm,基部具球状的囊,囊长约2mm,先端钝;合蕊柱先端平截。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310-2400m的林中树上或林下及沟旁石山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cm,直径2-3mm,节明显,节间长2-4cm。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节上有残存气根。假鳞茎圆柱形,长2-3cm,直径2-74mm,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的假鳞茎顶端残叶片。质硬,易折断,断面浅棕色,纤维性。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凉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散瘀止痛;清热利湿。主肺痨咯血;肺热咳嗽;你胁痛;胃腹痛;风湿疼痛;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劳伤,周身疼痛,风湿麻木。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Shí Zǎo Zi
【英文名】Bigbract Bulbophyllum
【别名】乱角莲、六棱椎、果上叶、鸦雀还阳、岩火炮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云南石仙桃的假鳞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lidota yunnanensis Rolf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云南石仙桃,附生植物。根茎粗壮。假鳞茎肉质,疏生,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5cm,顶生2枚叶。叶片披针形,革质,长7-15(-23)cm,宽(6-)9-15(25)mm,先端近钝尖,基部收狭成短柄。花葶从被鳞片包着的幼小假鳞茎伸出。总状花序具12-18朵花;花苞片椭圆状长圆形,先端近钝尖拳卷状凹陷;花小,先于叶,白色或稍带粉红色;萼片近等大,宽卵状长圆形,先端钝,舟状,侧萼片背面具脊,长4mm;花瓣和萼片近相似,唇瓣下垂,倒卵形,长5mm,基部具球状的囊,囊长约2mm,先端钝;合蕊柱先端平截。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310-2400m的林中树上或林下及沟旁石山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cm,直径2-3mm,节明显,节间长2-4cm。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节上有残存气根。假鳞茎圆柱形,长2-3cm,直径2-74mm,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的假鳞茎顶端残叶片。质硬,易折断,断面浅棕色,纤维性。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凉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散瘀止痛;清热利湿。主肺痨咯血;肺热咳嗽;你胁痛;胃腹痛;风湿疼痛;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劳伤,周身疼痛,风湿麻木。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