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滇南本草》:紫背天葵草,形似蒲公荚,绿叶紫背。若服之汗出不止,不知人事,速用甘草解之。
【拼音名】Tiān Kuí Zǐ
【英文名】root of Nakedcaule Groundsel
【别名】紫背天葵草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
采收和储藏:移栽后的第3年5月植株未完全枯萎前采挖,较小的块根留作种用,较大的去尽残叶,晒干,加以揉搓,去掉须根,抖净泥土。
【原形态】天葵,多年生小草本,高10-30cm。块根长1-2cm,粗3-6mm,外皮棕黑色。茎直立,1-3条,上部有分枝,被稀疏白色柔毛。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3-12cm,基部扩大呈鞘状;叶片轮廓卵圆形或肾形,长1.2-3cm;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0.6-2.5cm,宽1-2.8cm,3深裂,深裂片又作2-3圆齿状缺刻裂,两面无毛,下面常带紫色;茎生叶较小,互生,叶柄较短。单歧或二岐聚伞花序,花梗长1-2.5cm,被白色细柔毛;苞片、小苞片状,3裂或不裂;花两性,小,直径4-6;萼片5,花瓣状,狭椭圆形,长4-6mm,宽1.2-2.5mm,白色,常带淡紫色,先端圆钝;花瓣5,匙形,长2.5-3.5mm,先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状;雄蕊8-14,花丝下部变宽,花药宽椭圆形,黄色;退化雄蕊2,线状披针形,位于雄蕊内侧,白色膜质,与花丝近等长;心皮3-4,花柱短,先端向外反卷,无毛。蓇葖果3-4,长6-7mm,宽2mm,表面具横向脉纹,先端有小细喙。种子多数,卵状椭圆形,长约1mm,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草丛、沟边路旁或山谷地较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性状】
性状鉴别,埠根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有的有2-3短分叉,长1-3cm,直径0.5-1cm。表同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中部通常较膨大。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显放射状纹理。气微,吵甘、微苦辛。
以个大,断面皮部色白者为佳。
显微临别,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细胞,含棕色物。皮层较窄。韧皮部较宽广,射线宽,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至20余列细胞,导管束呈放射状排列,导管直径约至40μm,中央部位导管稀疏散在。有的中央为薄壁细胞。
【鉴别】
理化鉴别(1)本品断面置紫外光灯下(365nm)观察,显黄白色荧光,加酸或加碱后荧光不明显。
(2)取本品粉末1g,以70%乙醇10ml加热回流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盐酸溶液(1-10)5ml使溶液,滤过。滤液分置两支试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生成橘红色沉淀;另一管中加硅鸟酸试液1-2滴,生成黄色沉淀。
【性味】味苦;微苦;微辛;性寒;小毒
【归经】肝;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主小儿热惊;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皮肤痒疮;目赤肿痛;咽痛;蛇虫咬伤;热淋;砂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点眼。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敷大恶疮。
2.《云南中草药》:止血散瘀,生肌止痛。治内外伤出血,刀枪伤,烫伤。
3.《贵州药植目录》:发汗,止咳。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Tiān Kuí Zǐ
【英文名】root of Nakedcaule Groundsel
【别名】紫背天葵草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
采收和储藏:移栽后的第3年5月植株未完全枯萎前采挖,较小的块根留作种用,较大的去尽残叶,晒干,加以揉搓,去掉须根,抖净泥土。
【原形态】天葵,多年生小草本,高10-30cm。块根长1-2cm,粗3-6mm,外皮棕黑色。茎直立,1-3条,上部有分枝,被稀疏白色柔毛。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3-12cm,基部扩大呈鞘状;叶片轮廓卵圆形或肾形,长1.2-3cm;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0.6-2.5cm,宽1-2.8cm,3深裂,深裂片又作2-3圆齿状缺刻裂,两面无毛,下面常带紫色;茎生叶较小,互生,叶柄较短。单歧或二岐聚伞花序,花梗长1-2.5cm,被白色细柔毛;苞片、小苞片状,3裂或不裂;花两性,小,直径4-6;萼片5,花瓣状,狭椭圆形,长4-6mm,宽1.2-2.5mm,白色,常带淡紫色,先端圆钝;花瓣5,匙形,长2.5-3.5mm,先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状;雄蕊8-14,花丝下部变宽,花药宽椭圆形,黄色;退化雄蕊2,线状披针形,位于雄蕊内侧,白色膜质,与花丝近等长;心皮3-4,花柱短,先端向外反卷,无毛。蓇葖果3-4,长6-7mm,宽2mm,表面具横向脉纹,先端有小细喙。种子多数,卵状椭圆形,长约1mm,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草丛、沟边路旁或山谷地较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性状】
性状鉴别,埠根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有的有2-3短分叉,长1-3cm,直径0.5-1cm。表同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中部通常较膨大。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显放射状纹理。气微,吵甘、微苦辛。
以个大,断面皮部色白者为佳。
显微临别,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细胞,含棕色物。皮层较窄。韧皮部较宽广,射线宽,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至20余列细胞,导管束呈放射状排列,导管直径约至40μm,中央部位导管稀疏散在。有的中央为薄壁细胞。
【鉴别】
理化鉴别(1)本品断面置紫外光灯下(365nm)观察,显黄白色荧光,加酸或加碱后荧光不明显。
(2)取本品粉末1g,以70%乙醇10ml加热回流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盐酸溶液(1-10)5ml使溶液,滤过。滤液分置两支试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生成橘红色沉淀;另一管中加硅鸟酸试液1-2滴,生成黄色沉淀。
【性味】味苦;微苦;微辛;性寒;小毒
【归经】肝;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主小儿热惊;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皮肤痒疮;目赤肿痛;咽痛;蛇虫咬伤;热淋;砂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点眼。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敷大恶疮。
2.《云南中草药》:止血散瘀,生肌止痛。治内外伤出血,刀枪伤,烫伤。
3.《贵州药植目录》:发汗,止咳。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