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Tiě Zhóu Cǎo
【英文名】Fourfile Germander
【别名】凤凰草、绣球防风、黄香科、小裂石蚕、红毛将军、红油麻、红痧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铁轴草的全草、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quadrifarium Buch.-Ha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茎基部常聚结成块状,高0.3-1.1m,密被金黄色、犭棕色或艳紫色的长柔毛或糙毛。叶具短柄至近无柄;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3-7.5cm,上面被短柔毛,下面脉上与叶柄被有与茎同一式毛,余为灰白色绒毛。假穗状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极发达;花具短梗;花萼筒状钟形,二唇形,上唇中齿极发达,倒卵状扁圆形,具明显网状侧脉,下唇2齿披针形,喉部内具毛环;花冠淡红色,长1.2-1.3cm,筒稍伸出萼外,檐部单唇形,唇片与筒成直角,中裂片倒卵形,喉部下有白色微柔毛;雄蕊伸出;花盘盘状,4浅裂。小坚果倒卵状近圆形,背面具网状雕纹。花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阴坡、林下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
【性状】
性状鉴别 茎略呈方柱形,直径2-4mm,表面棕紫色,密被犭色或金黄色长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有髓。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卵形,长3-7.5cm,宽1.5-4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近心形,上面被锈色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气微香,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内含棕色物,外被腺毛和非腺毛。皮层外侧有厚角组织,棱角处龙为明多单位列。髓部广宽,细胞较大,壁薄。
茎粉末特征:棕褐色。 ㈠腺毛头部1-2细胞,棕色,直径15-30μm,柄单细胞。②非腺毛多细胞,个别细胞缢缩,细胞壁有疣状突起,有的含红棕色物。③纤维壁稍厚,内含棕色物。
【化学成份】
全草含山藿香定(teucvidin),12-表山藿香定(12-epiteucvidin),典花石蚕素(teuflin),山藿香素(teucvin),19-乙酰基多刺石蚕素(19-acetylteuspinin),铁轴草素(teuquadrin)B[1]。
地上部分含有5,4′,5′-三羟基-6,2′-二甲氧基黄酮(5,4′,5′-trihydroxy-6,2′-dimethoxyflavone),新蒙花甙(neolinarin),同学槐素(acacetin),芹菜素(apigenin)[2,3]。
【药理作用】铁轴草注射剂5ml给大肠杆菌感染的仔猪每日肌内注射1次,有显着疗效。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解暑;利湿消肿;凉血解素。主风热感冒;中暑无汗;肺热咳喘;肺痈;热毒泻痢;水肿;风湿痛;劳伤;吐血;便血;乳痈;无名肿毒;风疹;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毒蛇咬伤;蜂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青、研末撒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
1. 治感冒咳嗽:铁轴草全草15g,黄荆条15g,路边荆、石菖蒲6g。水煎服。
2.治中暑不出汗:铁轴草全草30g。水煎服。
3.治菌痢:铁轴草全草60g,海蚌含珠30g。煎水兑糖,分2次服。(1-3方出自《湖南药物志》)4.治水肿:凤凰草30g。煎水服。又可洗。(《贵州民间药物》)5.治风湿痛,风疹发痒:铁轴草全草配路路通、石菖蒲、生姜、艾叶(各适量),煎水熏洗。(《湖南药物志》)6.治劳伤:凤凰草30g。泡酒服。(《贵州民间药物》)7.治蜂螫肿痛:鲜铁轴草叶捣烂擦患处。(《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1.《贵州民间药物》:治劳伤、水肿。2.《云南中草药》:消炎止血。主治外伤出血、刀枪伤。3.《湖南药物志》:祛风发表,清热解毒。4.《广西民族药简编》:治痧病,肠炎,吐血,便血。5.《中国民族药志》:用于中毒性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英文名】Fourfile Germander
【别名】凤凰草、绣球防风、黄香科、小裂石蚕、红毛将军、红油麻、红痧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铁轴草的全草、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quadrifarium Buch.-Ha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茎基部常聚结成块状,高0.3-1.1m,密被金黄色、犭棕色或艳紫色的长柔毛或糙毛。叶具短柄至近无柄;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3-7.5cm,上面被短柔毛,下面脉上与叶柄被有与茎同一式毛,余为灰白色绒毛。假穗状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极发达;花具短梗;花萼筒状钟形,二唇形,上唇中齿极发达,倒卵状扁圆形,具明显网状侧脉,下唇2齿披针形,喉部内具毛环;花冠淡红色,长1.2-1.3cm,筒稍伸出萼外,檐部单唇形,唇片与筒成直角,中裂片倒卵形,喉部下有白色微柔毛;雄蕊伸出;花盘盘状,4浅裂。小坚果倒卵状近圆形,背面具网状雕纹。花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阴坡、林下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
【性状】
性状鉴别 茎略呈方柱形,直径2-4mm,表面棕紫色,密被犭色或金黄色长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有髓。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卵形,长3-7.5cm,宽1.5-4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近心形,上面被锈色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气微香,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内含棕色物,外被腺毛和非腺毛。皮层外侧有厚角组织,棱角处龙为明多单位列。髓部广宽,细胞较大,壁薄。
茎粉末特征:棕褐色。 ㈠腺毛头部1-2细胞,棕色,直径15-30μm,柄单细胞。②非腺毛多细胞,个别细胞缢缩,细胞壁有疣状突起,有的含红棕色物。③纤维壁稍厚,内含棕色物。
【化学成份】
全草含山藿香定(teucvidin),12-表山藿香定(12-epiteucvidin),典花石蚕素(teuflin),山藿香素(teucvin),19-乙酰基多刺石蚕素(19-acetylteuspinin),铁轴草素(teuquadrin)B[1]。
地上部分含有5,4′,5′-三羟基-6,2′-二甲氧基黄酮(5,4′,5′-trihydroxy-6,2′-dimethoxyflavone),新蒙花甙(neolinarin),同学槐素(acacetin),芹菜素(apigenin)[2,3]。
【药理作用】铁轴草注射剂5ml给大肠杆菌感染的仔猪每日肌内注射1次,有显着疗效。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解暑;利湿消肿;凉血解素。主风热感冒;中暑无汗;肺热咳喘;肺痈;热毒泻痢;水肿;风湿痛;劳伤;吐血;便血;乳痈;无名肿毒;风疹;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毒蛇咬伤;蜂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青、研末撒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
1. 治感冒咳嗽:铁轴草全草15g,黄荆条15g,路边荆、石菖蒲6g。水煎服。
2.治中暑不出汗:铁轴草全草30g。水煎服。
3.治菌痢:铁轴草全草60g,海蚌含珠30g。煎水兑糖,分2次服。(1-3方出自《湖南药物志》)4.治水肿:凤凰草30g。煎水服。又可洗。(《贵州民间药物》)5.治风湿痛,风疹发痒:铁轴草全草配路路通、石菖蒲、生姜、艾叶(各适量),煎水熏洗。(《湖南药物志》)6.治劳伤:凤凰草30g。泡酒服。(《贵州民间药物》)7.治蜂螫肿痛:鲜铁轴草叶捣烂擦患处。(《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1.《贵州民间药物》:治劳伤、水肿。2.《云南中草药》:消炎止血。主治外伤出血、刀枪伤。3.《湖南药物志》:祛风发表,清热解毒。4.《广西民族药简编》:治痧病,肠炎,吐血,便血。5.《中国民族药志》:用于中毒性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