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Xīn Bù Gān
【别名】岩芪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粗丝开口箭的根茎。秋季采收,去须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宿根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状,多横卧,须根多数而细长。叶根生,带状披针形,鲜时略肉质,长30~50厘米,宽3~5厘米,全缘,先端渐尖,墓部下延抱茎,叶脉明显。穗状花序自叶丛中抽出,花白色。浆果球形,有种子1颗。
【生境分布】生于疏林潮湿地。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治胃痛,胃溃疡,跌打。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为散,0.5~1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摘录】《*辞典》
【拼音名】Xīn Bù Gān
【别名】岩芪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粗丝开口箭的根茎。秋季采收,去须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宿根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状,多横卧,须根多数而细长。叶根生,带状披针形,鲜时略肉质,长30~50厘米,宽3~5厘米,全缘,先端渐尖,墓部下延抱茎,叶脉明显。穗状花序自叶丛中抽出,花白色。浆果球形,有种子1颗。
【生境分布】生于疏林潮湿地。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治胃痛,胃溃疡,跌打。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为散,0.5~1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