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Yīn Xiānɡ Pí
【别名】广东桂皮(《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
【原形态】
阴香《岭南采药录》),又名:坎香草、阴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肉桂、山玉桂、香胶叶(《岭南采药录》),胶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野玉桂、鸭母桂、香胶仔、潺桂。
常绿乔木,高达20米。小枝赤褐色,无毛。叶近于对生或散生,革质,卵形或长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具离基3出脉,脉腋内无隆起的腺体;叶柄长8~12毫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绿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长4~5毫米,两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轮,外面2轮花药内向,第3轮花药外向,花药均为卵形,4室,瓣裂,花丝短,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细,柱头小。浆果核果状,卵形,长不及1厘米,直径约5毫米,基部具肥厚杯状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本植物的根(阴香根)、叶(阴香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长于疏林中有阳光处;或为栽培。分布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化学成份】树皮含挥发油(为桂皮醛、丁香油酚、黄樟醚等)
【性味】
①《岭南采药录》:味辛。
②《陆川本草》:辛,温。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祛风湿。治食少,腹胀,水泻,脘腹疼痛,风湿,疮肿,跌打扭伤。
①《岭南采药录》:取皮三四钱,煎水服,能健胃去风。其皮为末,用酒调敷,治恶毒大疮,生飞蛇疮。
②《陆川本草》:祛风湿,止泻。治寒湿腹泻、腹痛,痢疾,风湿骨痛。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散寒,温中止痛。治寒性胃痛,腹胀,腹泻。
④《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祛风消肿,收敛止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扭伤,疖肿疮毒,创伤出血,水泻,寒性胃腹痛,食欲不振,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搽擦。
【摘录】《*辞典》
【拼音名】Yīn Xiānɡ Pí
【别名】广东桂皮(《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
【原形态】
阴香《岭南采药录》),又名:坎香草、阴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肉桂、山玉桂、香胶叶(《岭南采药录》),胶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野玉桂、鸭母桂、香胶仔、潺桂。
常绿乔木,高达20米。小枝赤褐色,无毛。叶近于对生或散生,革质,卵形或长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具离基3出脉,脉腋内无隆起的腺体;叶柄长8~12毫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绿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长4~5毫米,两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轮,外面2轮花药内向,第3轮花药外向,花药均为卵形,4室,瓣裂,花丝短,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细,柱头小。浆果核果状,卵形,长不及1厘米,直径约5毫米,基部具肥厚杯状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本植物的根(阴香根)、叶(阴香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长于疏林中有阳光处;或为栽培。分布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化学成份】树皮含挥发油(为桂皮醛、丁香油酚、黄樟醚等)
【性味】
①《岭南采药录》:味辛。
②《陆川本草》:辛,温。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祛风湿。治食少,腹胀,水泻,脘腹疼痛,风湿,疮肿,跌打扭伤。
①《岭南采药录》:取皮三四钱,煎水服,能健胃去风。其皮为末,用酒调敷,治恶毒大疮,生飞蛇疮。
②《陆川本草》:祛风湿,止泻。治寒湿腹泻、腹痛,痢疾,风湿骨痛。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散寒,温中止痛。治寒性胃痛,腹胀,腹泻。
④《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祛风消肿,收敛止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扭伤,疖肿疮毒,创伤出血,水泻,寒性胃腹痛,食欲不振,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搽擦。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