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camphor)化学名为莰酮-[2],分子式为C10H16O,分子结构为立体结构。由樟树木片用水蒸气蒸馏所得的精油,系白色晶体。根据原料和加工方法,有天然樟脑和合成樟脑两种。
概况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樟脑出韶州、漳州,状似龙脑,色白如雪,樟树脂膏也。”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樟脑业开始传入台湾。1863年起樟脑行销国外,台湾樟脑由此闻名世界。随着赛璐珞工业的迅速发 展,天然樟脑供不应求。20世纪初德国首先以松节油中的蒎烯为原料进行樟脑的工业合成研究。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合成樟脑。世界樟脑年消耗量约 1万吨。国际贸易量每年约0.7~0.8万吨。中国每年出口量约占世界总贸易量的一半。
性质 樟脑结晶体呈粒状、针状或片状;无色或白色;具粘性,可压制成半透明团或块。加少量乙醇、氯仿或乙醚后易研碎成细粉。易升华,有特殊香气,刺鼻。味初辛、后清凉。燃烧时能发生有光的火焰并有浓黑烟。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等。极易溶于氯仿、乙醚和乙醇。微溶于水〔1:598(14~17℃)〕。天然樟脑大多为右旋体。罕见左旋体和外消旋体,合成樟脑一般为外消旋体。
生产 天然樟脑和合成樟脑的生产方法如下述。
天然樟脑 中国宜于提取天然樟脑的树种主要有:①樟树。又名香樟,是提炼樟脑、樟脑油最重要的树种。就所含樟油成分又可分为3个类型:本樟(含樟脑为主),芳樟(含芳樟醇为主)和油樟(含桉叶油素和松油醇为主)。②猴樟 (Cinnamomum bodinieri)。③云南樟(C.glanduliferum)。
樟脑由粗樟脑精制而成。粗樟脑通常在冬季加工用50年生以上樟树树干和根为原料,削成薄片后在木甑中隔水蒸馏,樟脑和樟脑油随水蒸气馏出,冷凝所得白色晶体为粗樟脑,油状液体为樟脑油。总得率2.0~2.5%。粗樟脑精制有吹风升华法和连续分馏升华法两种方法。中国以吹风升华法为主。粗樟脑先经离心机除去油和水,放入升华锅熔融、升华,樟脑蒸气随锅顶吹入的空气一起引入第1升华室,控制冷却温度得粉状结晶成品。随后进入第2、第3升华室的馏分,因控制温度较低,沸点低于樟脑的水分和油分随同少量樟脑蒸气在此冷凝结晶,为樟脑粗品(含油水 8%以上),需重新升华精制。中国天然精制樟脑有粉状和块状两种。质量符合各国药典规格:熔点174~179℃,比旋度[a]厍+41°~+43°(20%于乙醇中),不挥发物0.05%以下,水分符合1克加石油醚10毫升澄清溶解。
樟脑油主要由各种萜类化合物组成。一般用多塔式连续减压精馏,结合冷冻、升华等工艺制得精制樟脑和各种香精油(如桉叶油素、芳樟醇、松油椁、黄樟素)以及副产品(如白樟油、红樟油、蓝樟油)。
合成樟脑 优级松节油减压分馏所得a-蒎烯,用偏钛酸催化剂异构成莰烯。经分馏所得的纯莰烯(凝固点在44℃以上)用冰乙酸等酯化成乙酸异龙脑酯。分馏提纯至含酯量达95%以上,用约45%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适量二甲苯加压皂化,反应完毕再加入适量二甲苯作溶剂,静置分层,分离去乙酸钠后,水洗至中性,得异龙脑二甲苯溶液。以碱式碳酸酮[CuCO3·Cu(OH)2]为催化剂,在180℃使异龙脑脱氢并蒸去二甲苯,最后于212℃进行吹风升华制得合成樟脑。中国合成樟脑的规格分工业级和药用级两类。工业级樟脑粉规格为熔点 165℃以上,含脑量96%以上:药用级能符合各国药典规格。
用途 樟脑用于制造赛璐珞和摄影胶片;无烟火药制造中用作稳定剂;医药方面用于制备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十滴水、人丹)和复方樟脑酊等。能防虫、防腐、除臭,具馨香气息,是衣物、书籍、标本、档案的防护珍品。天然樟脑纯度高、比旋度大,在医药等方面的特殊用途难于用合成樟脑完全代替。
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41536
CAS号 76-22-2
中文名称 2-莰酮
英文名称 Camphor;2-Camphanone
其它名称 韶脑,潮脑,脑子,油脑,树脑
分子式 C10H16O
分子量 152.23
熔点: 180℃
沸点: 204℃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9 ;相对密度(空气=1)5.24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8(易燃固体)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白色半透明块状或粉末,有樟木气味
蒸汽压 0.05kPa/24℃
闪点: 65.6℃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氯仿、二硫化碳、油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赛璐珞、化学漆、照相软片、炸药、香料、杀虫药、医药等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樟脑蒸气可造成急性重症中毒,出现意识丧失,牙关紧闭,甚至死亡。口服引起眩晕、精神错乱、谵妄、惊厥、昏迷,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213mg/kg(小鼠经口);70mg/kg(大鼠经皮)
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制酒酵母菌2mmol/管。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常温下有蒸气挥发,高温下能迅速挥发。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以根、枝、叶及废材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除春分至立夏期间含油较少外,其余时间均可采叶,用蒸馏法提取樟脑油。根含樟脑油最多,茎次之,叶更次。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用于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
【用法用量】 1~5分,多入丸散或酒剂;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樟脑出韶州、漳州,状似龙脑,色白如雪,樟树脂膏也。”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樟脑业开始传入台湾。1863年起樟脑行销国外,台湾樟脑由此闻名世界。随着赛璐珞工业的迅速发 展,天然樟脑供不应求。20世纪初德国首先以松节油中的蒎烯为原料进行樟脑的工业合成研究。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合成樟脑。世界樟脑年消耗量约 1万吨。国际贸易量每年约0.7~0.8万吨。中国每年出口量约占世界总贸易量的一半。
性质 樟脑结晶体呈粒状、针状或片状;无色或白色;具粘性,可压制成半透明团或块。加少量乙醇、氯仿或乙醚后易研碎成细粉。易升华,有特殊香气,刺鼻。味初辛、后清凉。燃烧时能发生有光的火焰并有浓黑烟。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等。极易溶于氯仿、乙醚和乙醇。微溶于水〔1:598(14~17℃)〕。天然樟脑大多为右旋体。罕见左旋体和外消旋体,合成樟脑一般为外消旋体。
生产 天然樟脑和合成樟脑的生产方法如下述。
天然樟脑 中国宜于提取天然樟脑的树种主要有:①樟树。又名香樟,是提炼樟脑、樟脑油最重要的树种。就所含樟油成分又可分为3个类型:本樟(含樟脑为主),芳樟(含芳樟醇为主)和油樟(含桉叶油素和松油醇为主)。②猴樟 (Cinnamomum bodinieri)。③云南樟(C.glanduliferum)。
樟脑由粗樟脑精制而成。粗樟脑通常在冬季加工用50年生以上樟树树干和根为原料,削成薄片后在木甑中隔水蒸馏,樟脑和樟脑油随水蒸气馏出,冷凝所得白色晶体为粗樟脑,油状液体为樟脑油。总得率2.0~2.5%。粗樟脑精制有吹风升华法和连续分馏升华法两种方法。中国以吹风升华法为主。粗樟脑先经离心机除去油和水,放入升华锅熔融、升华,樟脑蒸气随锅顶吹入的空气一起引入第1升华室,控制冷却温度得粉状结晶成品。随后进入第2、第3升华室的馏分,因控制温度较低,沸点低于樟脑的水分和油分随同少量樟脑蒸气在此冷凝结晶,为樟脑粗品(含油水 8%以上),需重新升华精制。中国天然精制樟脑有粉状和块状两种。质量符合各国药典规格:熔点174~179℃,比旋度[a]厍+41°~+43°(20%于乙醇中),不挥发物0.05%以下,水分符合1克加石油醚10毫升澄清溶解。
樟脑油主要由各种萜类化合物组成。一般用多塔式连续减压精馏,结合冷冻、升华等工艺制得精制樟脑和各种香精油(如桉叶油素、芳樟醇、松油椁、黄樟素)以及副产品(如白樟油、红樟油、蓝樟油)。
合成樟脑 优级松节油减压分馏所得a-蒎烯,用偏钛酸催化剂异构成莰烯。经分馏所得的纯莰烯(凝固点在44℃以上)用冰乙酸等酯化成乙酸异龙脑酯。分馏提纯至含酯量达95%以上,用约45%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适量二甲苯加压皂化,反应完毕再加入适量二甲苯作溶剂,静置分层,分离去乙酸钠后,水洗至中性,得异龙脑二甲苯溶液。以碱式碳酸酮[CuCO3·Cu(OH)2]为催化剂,在180℃使异龙脑脱氢并蒸去二甲苯,最后于212℃进行吹风升华制得合成樟脑。中国合成樟脑的规格分工业级和药用级两类。工业级樟脑粉规格为熔点 165℃以上,含脑量96%以上:药用级能符合各国药典规格。
用途 樟脑用于制造赛璐珞和摄影胶片;无烟火药制造中用作稳定剂;医药方面用于制备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十滴水、人丹)和复方樟脑酊等。能防虫、防腐、除臭,具馨香气息,是衣物、书籍、标本、档案的防护珍品。天然樟脑纯度高、比旋度大,在医药等方面的特殊用途难于用合成樟脑完全代替。
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41536
CAS号 76-22-2
中文名称 2-莰酮
英文名称 Camphor;2-Camphanone
其它名称 韶脑,潮脑,脑子,油脑,树脑
分子式 C10H16O
分子量 152.23
熔点: 180℃
沸点: 204℃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9 ;相对密度(空气=1)5.24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8(易燃固体)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白色半透明块状或粉末,有樟木气味
蒸汽压 0.05kPa/24℃
闪点: 65.6℃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氯仿、二硫化碳、油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赛璐珞、化学漆、照相软片、炸药、香料、杀虫药、医药等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樟脑蒸气可造成急性重症中毒,出现意识丧失,牙关紧闭,甚至死亡。口服引起眩晕、精神错乱、谵妄、惊厥、昏迷,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213mg/kg(小鼠经口);70mg/kg(大鼠经皮)
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制酒酵母菌2mmol/管。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常温下有蒸气挥发,高温下能迅速挥发。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以根、枝、叶及废材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除春分至立夏期间含油较少外,其余时间均可采叶,用蒸馏法提取樟脑油。根含樟脑油最多,茎次之,叶更次。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用于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
【用法用量】 1~5分,多入丸散或酒剂;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